石中玉去解救杏兒的時候,三個人在顧道的審問下,全都招認了。
因為杏兒是被顧道救下,還送了御賜的玉如意,輕松縣誰敢輕視這一家人。
尤其是青松縣的縣令,也存了巴結的心思。
看杏兒的養父能做些小生意,還會算賬,就給他任命了一個戶房小吏的職務。
專門管青松山縣的田畝統計。
當初賑災的時候,青松山縣開墾了大量水澆地,旱災過去了,這些都變成了尚好良田。
其中一部分給了河東來的百姓,還有一部分是縣衙的公田。
公田都租給百姓,縣衙收租子,然后連同賦稅一起上交朝廷。
這一切都挺好。
直到郭家的人來到此地,跟縣令表明了身份。
本就想上進的縣令,一看郭家是袁琮的小舅子,這是求都求不來的大粗腿。
雖然那個時候,袁琮還不是輔臣,但是作為顧道的師祖,袁貴妃的父親。
朝中幾大勢力中的一股,也是他這個縣令巴結不上的存在。
立即毫無底線地巴結起來。
通過縣令,郭家就打起了公田的主意。
他們從縣衙手里租種了三十頃土地,然后轉手租給老百姓。
縣令以為,他就是想要賺差價。
畢竟在官府手里租,地租不高,他加高地租轉手租給百姓,也有得賺。
可是到了秋天,郭家從百姓手里收租,卻沒交給縣衙的意思。
反而讓縣令提高其他百姓的稅,然后幫他把這一百頃公田的地租給補上。
三十頃就是三千畝,這地租數目可不小,縣令只能用盡各種手段,找出各種借口分攤了下去。
這件事被杏兒的父親知道了。
于是找到縣令極力反對,這吃相也太難看了,簡直是損公肥私,公然挖墻腳。
縣令沒辦法就去找了郭老爺。
“一個泥腿子,竟敢管我們的事情,他活膩了?”郭老爺當時兇橫地說道。
郭老爺年輕的時候就是街上的流氓,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現在窮人乍富,但是本性難移。
當時就要派人去嚇唬杏兒的父親。
“不行,絕對不行,你不知道此人的背景啊!”縣令趕緊阻攔。
就把杏兒的特殊身份說了。
“呵呵,我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縣令你這就有點糊涂了。”
郭老爺不由分說地教訓起來。
“那顧侯跟袁公什么關系?我跟袁公又是什么關系?”郭老爺問道。
“顧侯是袁公的徒孫,而您是袁公的內弟……”縣令回說完愣了。
“你明白了吧!”
郭老爺當時看他懂了,立即得意地說道,“按照輩分算,顧侯還要管我叫舅爺那!”
“他能把我怎么樣?”
縣令當時挺為難,心說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不過郭老爺下一句話,把他說動了。
“再說,顧侯救一個小丫頭,那是仁慈,可是仁慈之后你覺得他還會記得?”
“就算給了皇家玉如意又怎樣,還能為了一個小丫頭,跟我翻臉不成?”
聽了這話之后,縣令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了郭家。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郭老爺膽大妄為到了何種地步,竟然帶人直接打斷了杏兒養父的大腿。
讓他閉嘴。
可是杏兒父親脾氣倔,竟然找到縣令主持公道,他哪里知道,縣令也是惡人之一。
縣令有那么一刻猶豫了。
這郭家做事太囂張,竟然動輒打斷人家的腿,這也太殘忍了。
但猶豫之后,他人的命運哪有自己官運重要?
于是讓李捕頭偷偷栽贓,在杏兒養父家中放了賊贓,污蔑他們一家私通盜賊。
杏兒的養父母,全都被縣令屈打成招之后,決定發配到礦山做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