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此事會怎樣?
不會怎樣。
因為壓根不會發生,他跟顧道若不鬧掰,這兩個國家豈敢如此搬弄是非?
要打,顧道一個艦隊南下,就能讓南越瑟瑟發抖。
至于斯隆國。
南越慫了他還敢單獨跟大乾叫囂么?
就算敢,還有東呂國,以東呂國為支撐,大乾增兵可以直接威脅斯隆國。
可現在跟顧道鬧掰了,東呂國女王在遼東生孩子,此時東呂國會全心全意配合么?
“該死的顧道,你為何要跟孤鬧掰,孤不就是想要個面子,你給孤不就行了?”
太子咬牙切除,心中給自己找借口。
他明知道自己要的不是面子,而是要徹底把顧道揉捏鑿手心。
此時這樣想,不過是減少自己的負罪感而已。
“殿下,此時動兵萬萬不可。”
戶部左侍郎韓川站出來反對,顧云璋乞骸骨,在家不上班之后,就他主持戶部的事情。
“殿下,此時冬末春初,青黃不接,如果動兵不但耗費巨大糧草,征用民夫也會影響春耕。”
“所以,動兵之事,請殿下慎重。”
韓川的話,引起很多人的贊同。
此時出兵絕不是好主意,無論是打輸還是打贏了,對大乾長遠來說,都不是好事。
“嗯,韓侍郎所有理,如不動兵可有解決辦法?”
太子先肯定他的想法,之后滿懷希望地問道。
“有!”
韓川朗聲說道。
“這件事其實很簡單,斯隆國和南越國,不都聲稱要跟顧公談嗎?”
“他們用心險惡,想要離間大乾君臣,那朝廷不如順水推舟。
“下一道諭旨,任命顧公全權代表朝廷,就跟他們談,但是談的結果,還不是朝廷說了算。”
“如此,此事可消于無形,讓兩國淪為跳梁小丑,也不損朝廷威嚴。”
韓川的話,讓高岸眼前一亮。
這個辦法好啊。
他下意識地看一眼溫文爾雅,發現溫爾雅在皺眉,他瞬間反應過來。
這個辦法是好辦法。
可是這樣直挺挺地提出來,太子很可能心生反感,直接給否了。
他目光轉向太子,果然太子眉頭緊鎖,臉色不悅地看著韓川。
太子的臉色,高岸到了,別人也看到了。
“韓侍郎,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工部尚書趙謙跳出來了。
他已經領會了太子的臉色。
“明知道兩國不安好心,你還要順他們的意思,這不是加人臣之威,過于朝廷之上么?”
“以后兩國眼中只有顧公,沒有大乾,長此以往危害更大。”
韓川被一陣責問,卻一點不怕。
“哦,趙尚書果然高瞻遠矚,不知道您可有什么好主意,下官洗耳恭聽。”
趙謙微微一愣。
他光顧著討好太子,哪有更好的主意。
“無需其他,既然兩國敬酒不吃,那就直接把兩國使者全都攆出去。”
“等大乾積攢幾年國力,南滅南越,斯隆國自然也就消停了。”
這時候,戶部右侍郎吳蕓站出來說道。
韓川一愣,看著吳蕓,你我同在戶部,不向著我說話,反而附和別人。
你到底什么意思?
“此大善!”
再也無法忍受朝堂壓力的太子,決定快刀斬亂麻,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
直接開口贊同。
“此兩國包藏禍心,大乾又何須客氣,就如吳蕓所說,把兩國使者攆走。”
“并且警告遼東,不許私自接觸兩國使者。”
太子想了想又把目光轉向韓川。
“另外,漢中知府呂幢已經調任箕子七州,韓侍郎機敏多謀,就任漢中知府吧。”
“戶部的重任,吳侍郎就先挑起來。”
一時間滿朝嘩然。
韓川看似被升職了,但是卻攆出朝堂了。
吳蕓因為反對用顧道談判,瞬間就挑起戶部大梁。
高岸和李渠震驚地看著太子。
這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么?
不論事,只論人。
朝堂要亂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