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會同意,還給他出主意,這不是助長他胡鬧的氣焰么?”
離開御書房,高岸找到溫爾雅,怒道。
“我懂了,你是為了你兒子鋪路是吧,一點節操都不講了?”
聽著高岸暴脾氣的發作,溫爾雅不急不緩地走著,等到他差不多說完了。
這才開口。
“你想錯了!”溫爾雅說道。
“你想錯了顧公,想錯了我,更加想錯了太子殿下,所以得出錯誤結論。”
溫爾雅永遠慢條斯理。
“你在說什么亂七八糟的,我心中有火氣,別給我繞,直接說。”
高岸沒好氣地打斷。
“顧公是山中猛虎,李扶搖不過是過街的野狗,他敢跟猛虎齜牙么?顧公會把他放在心上么?”
溫爾雅說出了第一點。
高岸眼前一亮。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所以這對于顧公一點影響都沒有,也談不上生氣!”
高岸一拍手說道。
“不,他一定會大發雷霆,跟太子大鬧一場。”溫爾雅搖頭說道。
“完全被你說糊涂了,到底怎么回事?”高岸雖然也是老謀深算。
但溫爾雅是千年的狐貍。
“我之所以贊成鎮山卒過去,就是為了讓太子安心,顧公為了讓太子安心,也一定會大鬧一場,好讓太子覺得自己成功了。”
“他安心了,也就不揪著顧公折騰了,大家伙也就都安靜了。”
溫爾雅說道。
“明白了,勸是勸不住的,只有讓太子以為他的目的達到了,自然就不折騰了。”
“高,實在是高,要不說還是你啊。”
高岸由衷地贊嘆說道。
這邊剛結束,二皇子從南越發的奏折就到了,太子看完之后,氣地砸在桌子上。
“都怪顧道,這臉都丟到國外去了?等孤收拾了顧道,合全國之力,一定滅你南越,看你還敢囂張?”
太子低聲怒吼著。
朝廷就是個篩子,遼東鎮守府的公文,很快在京城傳開。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顧道竟責問朝廷,隱約指責太子,竟然說出遼東不敢受命。
“顧公這是要割據遼東了么?”有的官員聽到消息之后,十分震驚。
“我覺得不至于,公主和孩子都在京城,顧公估計是煩哪位的打壓了。”
有的官員低聲說道。
“顧公也是,畢竟是朝廷臣子,難道還能擰得過君王,就低個頭讓哪位不行么?”
有人湊過來低聲說道。
“呵呵,……”
有人笑得很是不屑,顯然不認同這位的見解。
“如果讓了一步,哪位想兩步怎么辦?今天卡了你的軍餉你認了。明天讓你賑濟暴民你還忍了。
那后天拆解遼東的軍隊你忍不忍,最后讓你回到京城,囚禁在家你忍不忍?”
“身家性命,都在人家一念之間,你忍不忍?”
原本聚在一起聊天的官員,被他這句話嚇得趕緊散開,其中意思有誹謗君王之意,太大逆不道了。
但是在心里都認可這個道理。
太子可是顧公其全力支持上位的,而他剛監國就如此猜忌顧公,打壓的小動作不斷。
忘恩負義先放到一邊,猜忌之深已經可見。
難道顧公表現得畢恭畢敬了,太子就會放過他了么?
那絕不可能。
下一步一定是控制兵權,拆解軍隊,然后調回京城用富貴養著。
然后就天下太平了?
還是絕無可能。
顧公的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太子能安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