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之前顧道給京城發出奏折,但是他出兵的時候,都水監的情報先飛向了京城。
奏折到達京城,需要十多天的時間,而飛鴿傳書只需要三天的時間。
三天之后,京城的太子接到消息的時候,朝廷命令顧道接收流民的命令,已經發出了八天。
如果沒有意外。
顧道接到京城諭旨的三天之后,太子會接到他彈劾孫執中的奏折。
太子心中有些得意,幸虧自己見機快,和孫執中配合,打了顧道一個時間差。
等于是朝廷諭旨先到達遼東,而顧道的奏折后到達朝廷。
如此阻止箕子七州流民,進入遼東這件事,就無需討論了。
因為朝廷的諭旨已經下了,不可能朝令夕改,所以顧道必須接受。
而遼東是否需要接納流民,是否需要關閉夫與城,慢慢討論就是。
千里之外,奏折一來一回,沒有半年說不明白。
而在這期間,按照道理,遼東需要先執行朝廷的諭旨,不斷接收來自箕子七州的流民。
當然這有一個先決條件。
那就是顧道認為這些人是流民,他的奏折也是反對箕子流民進入遼東的,是要求關閉夫與城的。
都水監給太子的消息,因為是飛鴿傳書,書寫極其簡潔,只有八個字。
‘流民劫掠,顧公出兵。’
出兵這兩個字,并沒有引起太子的警覺,因為當年在通衢關執行保甲法,也需要軍隊維護秩序。
他只以為顧道,是去聚攏流民,準備接納。
在遼東。
因為顧道帶兵去圍剿流寇,諭旨到達錦陽城之后,不得不馬不停蹄去追他。
“顧公,十里之外就是白水鎮,已經被流寇占據,還掛了一個不認識的旗幟。”
斥候回來稟告。
“果然是流寇,還要占地為王?”顧道說話已經帶了殺氣。
“大概多少人在里面,防御怎么樣?”
“回公爺,防御也就在鎮子口,放了幾個哨兵,多少人看不清,不過那個鎮子不大。”
斥候回復說道。
顧道拿出地圖看了一眼,這個鎮子叫白水鎮。
“公爺,咱們不用猶豫吧,就這一群烏合之眾,還能比得過駱定遠的人馬?”
手下的校尉說道。
“說的也是,的確沒必要小心,你去滅了他們,我要進鎮子吃午飯。”
顧道看看天色說道。
“得令!”
校尉拱手領命,立即點出兩千人進攻白水鎮。
鎮子里面的流民,還是有警覺性的,畢竟他們知道自己干的事情。
“頭領,官軍來了。”哨兵跟流民首領匯報道。
正在喝酒吃肉的頭領,嚇得差點把雞腿扔了,趕緊一抹嘴。
“來了多少人,到哪里了?”首領趕緊問道。
“很多,也好像不是很多,數不過來。”哨兵為難的說道。
這問題真是為難他了。
這年頭數學沒普及,普通老百姓,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能算明白就不錯了。
指望他去數幾千人,那是不可能的。
這年月,點兵之法還算是兵法的范疇,斥候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
這哨兵就是普通流民沒學過這個技巧。
“啊洗吧,這個沒用的東西,我親自去看。”流民首領跑出屋子,到了鎮子門口之后不斷張望。
他在箕子國是個商人,算數能力還行,大概估算了一下。
“官兵有兩千多人,我們有六千多人,三個打一個,打不打?”
首領掰著手指頭算完之后,產生了疑問。
“首領,這些當兵的有些奇怪,他們拿的怎么都是棍子?沒有刀槍啊。”
哨兵眼神好,問道。
“是么?我看看。”首領再次看了看,確定這些官兵沒有刀槍。
“那還怕他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