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讓人把李云貴從京城送到遼東,叫門只是其中一個作用,最關鍵的是大義的名分。
李云貴偷襲通衢關被俘。大乾并沒有廢除他的王爵,他依舊是箕子國的國王。
箕子國是大乾的藩屬國。
歷任國王都需要大乾冊封,王位才算正統,這在箕子國已經是幾百年的傳統。
李清源沒有經過大乾冊封,他是趁著他爹不在,自立為王的。
雖然李清源登上王位之后,沒廢除李云貴的王位,也沒說過要脫離大乾。
所以,李云貴才是箕子國正統國王。
顧道打著送李云貴回國的旗號,箕子國的抵抗意志,就極大地削弱了。
箕子國這兩年,已經被折騰的民不聊生,現在又給了他們一個,合理的不抵抗理由。
還有人愿意打么?
這就是為什么,顧道看到李清源跑,他也不著急追的原因。
你跑吧。
你爹在我手里,你跑到哪里都沒用。
只要你爹回到京城,坐上王位,你就是叛逆。
大乾只是需要一個國王,能把箕子國交給大乾,是不是李清源不重要。
左相樸恩英,聽顧道說送李云貴回國。
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關鍵,知道李清源完了,連大義的名分也沒有了。
面對李云貴的責問。
“臣樸恩英,拜見我王!”樸恩英直接跪了。
這一跪就是認命了。
李云貴完成任務,顧道讓他回去休息,他則找來孫執中和陸端,跟樸恩英進行了密談。
壤城內。
李清源自從夜襲失敗之后,終于清醒過來,他根本打不過現在的顧道。
三路夜襲全部潰敗,正面戰場還能打么?
最關鍵的是,夜襲失敗之后,箕子國最后的力量也消耗殆盡,他沒有可戰之兵了。
京城有十萬兵防守。
可是這些是什么兵?
都是各地監獄的囚徒,或者礦場的礦奴,以及臨時抽調的老弱。
自大如李清源,他也知道這些人不靠譜。
而且這些人沒逃跑,其實就是為了一口飯,外面實在找不到吃的了。
當兵也吃不飽,但是終歸是餓不死。
現在唯一能夠給他壯膽的,只有壤城高大堅固的城墻。
他派出左相樸恩英去談判,一去三四天,任何消息沒有,這讓他更加焦躁。
“廢物怎么還不回來,談判有什么難的,我都答應割讓北方領土了,還想怎樣?”
李清源一邊摟著美人喝酒,一邊醉醺醺地罵著樸恩英。
喝著喝著他有點后悔
七萬人死守春雪城,只要等到下雪就有轉機了。為什么要去夜襲?
“都怪樸恩英這奸臣,竟然一點也不勸諫我,這次辦不好事,看我不剁了他。”
罵了一句樸恩英,喝了一杯酒。
轉念又開始琢磨,萬一京城不保,往南走還有那個城,可以繼續抵抗。
可一想馬上冬天了,這冰天雪地,其他城也沒有美人美酒,他瞬間打消這個念頭。
外面哪有京城舒服。
要死守京城,等下雪了大乾后勤補給不足,自然就撤軍了。
正在這時,樸恩英帶著一身涼氣走了進來。
“大王,大喜啊!”
人沒到跟前,聲音先到了。
“大喜?”
李清源精神一振。“大乾撤兵了?”
“大王開玩笑了,那倒是沒有。”
樸恩英趕緊說道,“不過顧道同意了大王的條件,春雪城以北歸大乾,他們撤軍。”
啪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