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定遠很煩皇帝,但是他終究是大乾的人,是曾經遼東之主。
如果牢山關能夠守住,他一定會堅守,可是見識火炮的毀滅性力量之后。
他就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在遼東寸土必爭,恐怕會耗費二十多年心血的遼東,會被打成廢土。
而且他很清楚,在顧道這種軍隊的進攻下,加上大乾的后勤保障。
最后失敗的一定是他。
可是投降是不可能的,他寧愿戰死保持最后的尊嚴,也絕不束手就擒。
這個時候,接到了李清源的戰書。
怎么把他給忘了?
駱定遠的目光轉向了箕子國。這小兔崽子真以為自己行了?
接下來他做了兩件事。
對顧道放棄所有城池,以空間換時間。
甚至把錦陽城都交出去,把自己的家事都托付給了顧道。
而東面,他主動放棄三城,讓李清源占領。
人跟人的差距就出來了。
顧道占領錦陽城之后,并沒有繼續進攻,而是謹慎地原地停留過。
他在觀察駱定遠有什么陰謀,或者在哪里埋伏他。打算等一等再看。
駱定遠和顧道都清楚,時間對顧道有利,所以駱定遠不擔心顧道追擊。
再看李清源,給個餌就敢咬鉤。
占領三城之后,膨脹到無以復加,迫不及待加速進攻。
被引誘進了包圍圈都沒醒悟。
駱定遠早就派人假扮箕子國軍隊,渡江奪取了夫與城,把所有船只也都弄走。
等于把號稱三十萬的箕子國軍隊,全都關在了遼東。
以前的箕子國為了防止大乾的進攻,不但沿著大松江建造了夫與城,卡在要隘上。
還修建了不能少長城。
現在成了阻擋自己人的回國的腳步。
而且三十萬人的糧草軍械,全都存在夫與城里面,這下全都便宜了駱定遠。
李清源到了夫與城,想要跑已經來不及了,直接被生擒活捉。
擊敗李清源主力之后,駱定遠帶著四萬輕甲騎兵,一萬三千重甲騎兵。
還有遼東最后的十萬步兵,源源不斷地過江,然后一把火把所有船只都給燒了。
顧道帶兵到來的時候,整個大松江邊上,到處都是找大乾軍隊跪求投降的箕子國軍人。
因為他們根本回不去。
指望用一塊木板飄過江,那就是九死一生,就算到了對面也會被遼東兵截殺。
“好一招金蟬脫殼,鳩占鵲巢。老東西你是玩得真大啊!這他娘的誰想得到?”
顧道氣的用馬鞭對著江邊的松樹一頓抽。
現在可好。
箕子國經過李云貴和李清源這爺倆抽調,足有四十萬青壯扔在大乾。
可想而知,這個撮爾小國,國內還有個屁抵抗力量?
而且李清源還落在他手里,挾大王以令全國,這下駱定遠成了箕子國的太上皇。
“把箕子國的敗兵收攏了,都是好勞動力!”顧道下達命令。
都是正當年的青壯。正好遼東的礦山、耕地、修路有人干了。
冷靜下來的顧道發現,其實這樣也好。
駱定遠也算夠意思。
把一個完整的遼東交給他了,燒了所有船只,就是表明他不回來了。
而且有駱定遠在箕子國的存在,那他鎮守遼東就更加名正順。
畢竟,駱定遠很有可能,據箕子以窺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