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騎兵打步兵的后隊,一次沖擊遼東步兵就亂了,這時候如果有騎兵救援一下,問題不大。
可是步兵將領回頭一看,帥主和騎兵都不見了,他們被拋棄了。
整個士氣徹底崩潰了。
顧道派人阻止了白隆的繼續沖殺,遼東子弟終究是大乾人,內戰也輪不到他這條狗來撿便宜。
立即派人去找遼東步兵將領,把通衢關的戰報給他一看,這個將領瞬間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難怪帥主拋下他們不管了。
難怪白隆敢突然襲擊自己的后路,原來通衢關已經敗了,帥主忙著撤退自保。
而他們就是用來遲滯顧道追擊的炮灰。
“當兵只管作戰,縱然當了棄卒也應該血戰到底,但我們都是大乾人,我也不想自相殘殺讓外族看笑話。
三日,如果三日內不追擊帥主,我就誠心投降,否則就算殺光我們也不投降。”
這條件把白隆氣到了,戰敗了還這么豪橫?
顧道答應了。
倒不是佩服這步兵將領的氣節,或者叫愚蠢的堅持,而是追擊駱定遠沒有意義。
步兵追不上,指望白隆去追,他要是有這個膽子和能力,就不會帶著十萬人屈服于駱定遠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
白隆還有用,一方面可以作為遼東的帶路黨,另一方面也可以做個馬骨。
給草原部族打個樣。
“命令部隊,朝著河東移動。我上奏請求陛下,在河東接見冊封白隆。”
顧道朝著河東進兵,白隆一聽說要讓皇帝冊封他威望,也只能忐忑地跟著。
他連駱定遠都不敢惹,更不要說一戰殺了北狄大王,活捉三王的大乾皇帝。
就在出發之前,關石頭來報告。
“侯爺,大事不好了,駱馳不見了!”
當初皇帝帶兵回援,駱馳就留在顧道的營地,皇帝的想法很簡單。
同是駙馬,讓顧道多開導駱馳。
只不過駱馳整日把自己關在帳篷里面,借酒消愁,誰來也不見。
顧道忙著指揮戰斗,沒顧上他,現在消失了。
“要不要派人去找?不然這回去跟陛下沒法交代,大伙人不見了!”
關石頭說道。
“算了,不要找了。他想明白了就回來了。”顧道搖了搖頭。
駱馳的痛苦他無法感同身受,但是也理解他此時的難堪。
驕傲的駱馳。
怎么去領擊敗親生父親的功勞?
他無愧于朝廷和妻兒,卻有愧于自己的家族和父親,人生悲劇。
天氣漸漸回暖,草原的綠草一天一個樣地瘋漲。
通衢關。
正在舉行一場不大的酒宴。
蒼老的陸冠親自給皇帝倒酒,六部尚書相陪。
而皇帝喝的酣暢淋漓,下面四張桌子,四個王小心陪著戰戰兢兢。
赤狄王隗岳、白狼王白墩、長天王焚琢、還有沒被戰馬拖死的箕子國王李云貴。
皇帝踉蹌起身,元祥趕緊攙扶。
“二十二年了,為了今天百萬將士血灑疆場,朕沒有辜負么你們。”
皇帝說著一杯酒撒在地上。
這句話,讓在場的大乾人,無不熱淚盈眶。
憋了二十年的一口氣,終于出了。內有天災外有外患,大乾不但挺住了。
還能滅北狄,把疆域將向北擴展到極致。讓國土面積翻了兩倍有余。
從此北方不再是威脅,而是大乾的戰馬和肉食的來源,只要三代經營,就是永遠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