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連后世都沒有解決的挑戰,可以說是根源之惡。
這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信的崩潰。
不管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國度,信這個字徹底崩潰的惡果,就是所有人都只按自己私心里的想法來,不信任何人的說法,只相信自己的判斷。
一個家庭中沒了信任,遲早會妻離子散。
一個國度沒了信任,方方面面都是阻礙。
就好像那個船夫,他就對皇帝不信任,對官員也不信任。
所以他有想法不敢說,因為他怕李承乾口中的承諾,也是一句空話。
可能他某一句話不對,就會招來滅頂之災。
商鞅的南門立木金不欠,讓當初的秦國爆發了不可思議的力量。
軍功制雖然有些殘暴,但他讓人人都看到了希望,并且至少大半落在了實處。
只要敢拼命,該是你的就是你的,這就是信譽的力量。
是儒家,是漸漸糜爛的上層貴族,讓信這個字從上到下磨滅。
百姓懼怕官員,本質上就是信譽缺失的延伸。
因為百姓們會想,官員不可招惹,他們說啥就是啥,上一秒對你笑嘻嘻,下一秒就可能砍你腦袋。
到后世打土豪分田地、公審大會、本質上也是一次立信的運動。
盡管牽連了很多無辜的人,可最終信譽卻立了起來,所以爆發出了翻天覆地的力量。
短短幾十年后,在金錢的腐化之下,各方面的公信力斷崖式下跌,于是出現了躺平,出現了說啥啥不信的怪圈。
無論上層說點什么,底下都是一片質疑,而且全都是往壞處想,可見信又跌落了谷底,歷史陷入了循環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