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朕所知,你的大兒子,可以稱得上中規中矩,五十歲以后能夠站在朝堂上,就差不多已經到頭。
你的二兒子,天生不喜歡讀書,但是身體孔武有力,不過聽說脾氣有點暴躁過頭。
若是能夠壓一下脾氣,做個武將綽綽有余,但做統帥力有不逮。
你的三兒子,似乎有點小聰明,但能夠走到哪一步,尚未可知。
朕實話實說,如果唯才是舉,結局就是這樣。
換句話說,你的大兒子,憑著你的面子,可能平安到老。
你的二兒子,如果壓不住脾氣,遲早會犯錯,會是什么結局很難說。
你的三兒子朕了解不多,什么都很難說。
以房相的聰明才智,肯定也是了解你兒子們的德性。
可是,你還是要為他們鋪路,因為你沒有別的選擇。
可他們不是那塊料,無論怎么鋪路,成就也就那樣,結局反而會很難預料。
這種情況下,為何不問問他們自己,想要做什么?
趁著你還能站在這里,為他們保駕護航,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到極致,難道不比強行為官更好?
天生我材必有用,沒有真正廢的人,只有把人養廢的家長。
大唐的未來,必將是百花齊放,萬道齊發。
無論哪個領域,只要能夠站穩腳跟,同樣能夠福澤子孫后代。
若是能夠憑著興趣和天賦,走到那個行業的巔峰。
榮立特等功,受萬代香火,也不是不可能!
何苦只盯著官位?”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