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大朝會結束后的第三天,松贊干布的隊伍終于到了長安。
一進入城門,水泥路陡然斷絕,長安城中是青石鋪路。
“敢問貴使,為何在長安城中沒有水泥路?”松贊干布問道。
禮部的一個官員回應道:“是我朝陛下說,不允許在長安城中使用水泥,具體是何緣由,陛下并沒有解釋過。
陛下自登基以來,所作所為,沒有一項決定有誤。
因此,也沒有大臣過問。”
松贊干布跟祿東贊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失望。
他們還以為,水泥的造價事實上沒那么便宜,所以面對龐大的長安城,才并沒有重新修筑。
沒想到,卻是因為李承乾不允許。
為何不允許,他們也想不通。
李承乾不允許,其實是因為他是怕把長安城給修壞了。
后世的教訓歷歷在目,修壞了可就回不來了。
往后,他肯定是要遷都的。
長安城雖然原本位于國土的中心要地,而且城周圍有八水相連。
可相對來說,都是匯入黃河的支流,水量并不大。
就算是供應整個長安城,遇到一些不好的年月也供不上。
長安城作為古都太久,周圍的地力和各方面都消耗殆盡,大多數東西都得靠外運,十分不方便。
因此,未來的長安城定位是古都,供給后世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