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百官頓時有預感,李承乾這是又要搞事。
只不過這一次,落在誰身上,挨刀子的又是誰,可就很難說了。
百官自己都猜不透,只能提心吊膽,把耳朵盡可能豎起來。
“在朕看來,禮儀這東西,其實是來自于法度!
禮儀的本質是規矩,而規矩的本質就是法度。
即,法才是理的根本。
法要根據時代而變,任何法都不可能永恒不變,朕與諸位愛卿,也看不到百年之后,大唐是個什么情況。
在這之前,從武德到貞觀,從武德律到唐疏律義,法一直在修改以及修正。
現在具體如何了,最近幾年朕也沒有認真的查閱過。
劉德威,你可以告訴朕,法正在如何轉變嗎?”李承乾問。
劉德威是刑部尚書,這個問題是他的專長。
“回稟陛下,在太上皇在任的時期,下令著唐疏律義,從武德律修改和添加。
而在大唐開國的時候,武德律,也是從隋律上改變而成。
主要的改變,是廢除一些肉刑,多以勞役的方式懲戒。
總體而,就是讓律法變得輕一些,不再動不動就斷人手足,可對于一些重罪而,還是沒有任何改變。
同時,關于造反一類的,則沒有進行修改,該流放就流放,該滅族就滅族。”
“嗯......說起勞役,朕又想起了徭役。
自古以來,但凡是有為之君,上未必然輕薄徭役,作為對百姓的一種恩賜。
但在朕看來,徭役對國家不利。”
百官靜靜的站著,等著李承乾說下文。
“徭役,就算再怎么改變,本質都算是無償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