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這一版掄語,并沒有拽著半頭就跑,也沒有斷章取義,它只是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論語。
至于它對還是不對,很重要嗎?
無非就是,個人有個人的理解。
對與不對,除非孔夫子再生,否則誰也無法判斷。
既如此,有何可爭論的?
爾孔家可以繼續傳播,爾等注解的論語。
他人也可以傳播,他人自己注解的論語。
一樣栗米養百樣人,你孔家在生什么氣?
必須是你孔家一家之,才是真理?
那朕之,又算什么?”
李承乾已經連續說過幾次,他覺得這一版掄語很有趣。
你孔家不承認,就是想要一家之,但偏偏皇帝覺得他家自然更有趣。
現在,你孔家要怎么說?
如果你非要皇帝信你一家之,那都足夠判一個謀反了。
真要是敢應承下來,李承乾的刀子落下去,那到時候誰都別哭。
可要是不承認,那就必須得承認現在這一版掄語。
因為這一版掄語,不管是何人所著,它代表的就是他家之。
想要壟斷論語的注義,形成一家之,那就是謀反。
不壟斷論語的注義,任由百家評論,孔家的地位也就沒了。
該如何選擇,直接丟給了孔崇基。
孔崇基和孔家人,也輕易就聽出了這個意思,瞬間背上爬上了冷汗。
他們從來沒想過,打嘴炮自己會輸。
而且是幾句話之間,就輸得慘烈無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