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難聽點,就算不給一毛錢的工資,也不給任何官位。
都有的是那些大儒,跑來想要加入其中,就為了在字典上留個名字。
“好了,回去坐好!”李承乾揮手道。
孔玉忠趕緊邁著小碎步回去,神色還是難免激動。
“諸位愛卿,朕從這件事,又想到了關于文字的問題。
遙想遠古時代,從最開始表述意境的一些簡單石頭畫,朕稱之為象形文字。
直到文明發展,各國有各國的文字。
然后又到始皇帝統一天下,規定了一種文字為官方用字。
再經過歷代簡化,一直到我大唐時代。
文字,時時刻刻都在變。
總體看下來,一開始是簡單,但卻不明其意,或者蘊含的意思太多,需要聯系前后文去揣測。
到后來,遇到一樣東西就創造一個詞,或者創造一個字。
比方說,只是一個綠色,為了表示出這種綠色的說深淺,又創造了很多專用的字。
比如說:碧、翠、青、蔥、黛、柳、菉等。
為何不能用深綠,淺綠,黃綠,嫩綠等,直觀明了的詞組來表示呢?
更何況,這樣還不用創造新的字。
到了現在,字越來越多,可表達的意思卻不見得。
持續下去的話,只怕越是往后,大家想要把常用字認識全,都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時間。
又為了高雅,有些字好像越來越復雜了。
為何不能像天生巨力的力字一樣,簡單一些呢?
思及于此,朕突然想到了民間俗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