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不妥吧?”
“有何不妥?”
景霸目光微凝:
“軍中七萬兵馬,左右威衛滿打滿算只有三萬人,大部分都是各道新兵。潁川軍好歹有不少經歷過戰事的老兵,抽調萬余青壯充實左右威衛戰力,以便日后剿滅叛軍。
這是最快讓左右威衛重新形成戰力的方法了。”
“這……”
張知信支支吾吾:
“下官麾下畢竟都是潁川本地軍卒,充入京軍日后豈不是要背井離鄉?微臣擔心軍心生亂啊。”
“張大人多慮了,呵呵。”
坐在一旁的夜辭修輕笑道:
“只是臨時補充進入左右威衛,等戰事結束,這些軍卒自然還會返回潁川道。”
張知信左右為難,兵馬到了景霸麾下還能回來嗎?這可都是張家這么多年辛辛苦苦積攢的家底啊。
景霸的語氣漸漸冷了下來:
“這些兵是潁川道士卒不假,可也是大乾朝的兵,張大人該不會是想擁兵自重吧?
難道本殿的話你都不聽了?”
帳中為之一靜,所有人都聽出了景霸語氣中的不滿。
“微臣不敢!”
被架到這個份上,張知信只能苦澀答道:
“聽憑三殿下吩咐。”
“呵呵,這就對了嘛,本殿絕不會忘記張大人的功勞。”
景霸呵呵笑道:
“潁川軍補入京軍之后需要一段時間的操練磨合,近期的攻城戰就由張大人指揮吧,前面的仗左右威衛打了,潁川軍總得歷練歷練不是。”
張知信語氣一滯,那叫一個有苦難啊,被抽走一萬軍卒就算了,接下來還得充當攻城略地的先鋒,這叫什么事嘛。可景霸說得合情合理,前面的仗一直是京軍在打,自己總不能一直看戲吧?只能硬著頭皮應了下來。
“張大人果然乃國之棟梁,那今日的議事就先這樣。”
景霸大手一揮:
“散了吧!”
眾將魚貫而出,張知信蔫頭耷腦,心里苦啊。
“張大人,慢走一步。”
景淮恰好從后面跟了上來,張知信趕忙躬身:
“六殿下,有何吩咐?”
景霸是個直性子,張知信一向不喜,但六皇子景霸待人和善,他更喜歡和景淮溝通。
“皇兄性子直、脾氣也烈了些,有些話張大人不要往心里去。”
景淮輕聲道:
“本殿知道,潁川道總共就這么幾萬兵馬,張大人不忍心看到家鄉士卒背井離鄉。
你放心,等戰事結束,本殿定會補償你的。若是有機會我會想父皇建議,將嶺東道節度使的位子也交給您。”
剛剛還垂頭喪氣的張知信目光锃亮,哆哆嗦嗦:
“殿下,您,你說的可當真?”
一家獨占兩道,張家豈不是可以在自己手中發揚光大?
“我什么時候騙過張大人?”
景淮輕笑一聲,語氣誠懇:
“放心吧,父皇的性格我了解,絕不會虧待為國效命的棟梁之才!開戰至今,張大人的所作所為我全都看在眼里,嶺東道節度使的位置,非你莫屬!”
張知信激動得渾身發抖,趕忙鞠躬行禮:
“微臣,謝殿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