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個推進過程中,有兩個年輕人迅速的嶄露頭角。
各種戰術完成的非常的完美。
他們就是張蒼和葉修。
這兩個年輕一輩的人,不負眾望,扛住了壓力,扛住了外界的質疑,開始立下了赫赫戰功。
所有人都知道,張蒼乃是陛下親自看中的人,而葉修乃是玄王殿下親自選中的徒弟,一身才能皆得玄王真傳。
這次東征,一定程度上便是他們兩個的舞臺。
他們身上有很多相似處,都出身普通人家,家世清白,而且天賦堪稱妖孽,進化的速度非常快。
仿佛天生為這個大時代而生。
其中,李修在兵法上確實競速得到了下夏玄恪的真傳,甚至從他指揮的幾場戰役來看,竟然顯示出了一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跡象。
李修治軍嚴謹,他的風格有點像夏玄恪和李靜的結合。
既有夏玄恪的靈活與奇,又有李靜的堂堂正正,可以說是,以王道輔之以奇。
而相比較于李修,張蒼兵法造詣確實要相對粗糙一些,張蒼其風格更喜歡以身入局,以無可匹敵之勇,鑿破三軍,在他存在的戰場上,全軍的士氣都被提升到了巔峰。
他經常身先士卒,只要是他出馬,那么一切似乎便成了定局。
當然這并不代表張蒼是一個莽夫,如果只是一味的只會沖陣,那最多只是一位猛將。
但是,張昌是在勇猛中帶著兵法,每次都能夠迅速的發現對方的薄弱點,而且,他顯然也能夠指揮軍隊,只是說,他還缺少一位名師教導。
單從兵法上來講,他現如今并不如葉修。
但因為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實在是太驚人了,像是一位霸王,勇猛無敵。
在絕對的勇猛面前,足以抹平一些兵法上的差距。
……
河西平原。
此時這里大軍云集,大秦再次集結了80萬兵馬,這一次,掏空了他們全國的兵力,傾國一戰,完全賭上了他們大秦的國運。
秦國君主趙政這一次也來到了河西御駕親征。
他登基這么多年,文治武功堪稱巔峰。
中原天下原本5個老牌國家,都直接間接的被秦國消滅。
但實際上,秦政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踏上過戰場。
他一直待在深宮中,最多只負責戰略方面的部署。
其他的全部都是交給手下的大將,讓他們自由發揮。
因此秦政真正的統兵能力,其實是有一點受到質疑的。
但無論如何,如今秦政御駕親征,整個大秦士兵的士氣都被調動到了巔峰。
“這一戰交由你來統計一下,我大秦的國運便交到你的手上了!”
一處巨大的軍營中,秦政無比嚴肅的看著眼前的一個30多歲的男子。
這便是他最信任的心腹大將,也是秦國繼公孫起之后最優秀的軍神——王剪!
他比公孫起小了大約40多歲,在公孫起封無可封軍功到達巔峰時,不得不隱退,交出兵權,因此,這才給了王剪出頭的機會!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