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除了大陸一眾電影人,其他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成片,難免激動的情緒。
高遠和陳懷愷看了三次了,王好為、李誠儒、葛優今天也是第二次看。
片子剪完后,廠里組織了一場內部看片會,他們看過一次,再看仍舊心潮澎湃。
舞臺上,工作人員開始布置,簡單擺了一排椅子。
客串主持人的楚俊良大步走上臺,笑道:“下面,請我們《霸王別姬》劇組的主創人員和演員們登場。”
于是,十余人呼啦啦起身,走上了舞臺。
是的,沒有掌聲。
香港的記者朋友們剛緩過勁兒來。
高遠挨著方晨旭坐下,方領導的另一邊是朱德雄。
記者們十分踴躍,迫不及待舉起了手。
他們對大陸電影人可太好奇了。
左派的記者先提了幾個不疼不癢的問題。
方晨旭回答得滴水不漏。
然后,右派開始發動進攻。
一個記者得到提問的許可后問道:“聽說各位大部分是第一次來港,我想問各位,你們從大陸過來,面對如此繁華的港島,有什么體會和感受嗎?”
這是挑釁!
臺上的眾人心里咯噔一下子。
方晨旭一點都不慌,他又拿起話筒,溫和笑著回答道:“港島的經濟發展在短短20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是有目共睹的,經濟的繁榮造就了人民的幸福。
當然,香港能有如此高速的發展,也離不開港人的拼搏和努力。”
“您說得太淺顯了,能不能深入講講香港和大陸的差距在什么地方?”那名記者果然咄咄逼人。
方晨旭眉頭微皺,反問道:“那你覺得香港和大陸有何差距呢?”
“比如說政治體制方面的。”
方晨旭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但身為港澳辦的大佬,他數次出國沒少經歷過這種被人刁難的場面,尤其是歐美國家的記者,特別喜歡拿政治做文章。
他戰斗經驗豐富,遇到此類情況,會挑一些政治正確的官話套話去應對記者們。
但今兒不行啊,他不是主辦方,眉梢一挑,暗示這個問題該傅奇回答。
傅奇剛想開口,一個聲音突兀地插入了:“香港確實繁華,香港同胞們的幸福指數也令我們羨慕不已,還有那些佇立在高樓大廈上的霓虹燈招牌,一樓一鳳、12樓a座金宅、一樓b室芳芳等,更讓我們眼界大開。”
傅奇一扭頭兒,見話筒已經被那孫子拿了起來,他繼續說道:“連妓院都辦得如此像模像樣,這高速的社會發展進程我們內地自愧不如。
啊~~~來個港島,仿佛讓我又回到了清末民初那會兒的八大胡同。”
嗯?
你說話怎么陰陽怪氣的?
那記者懵逼了。
方晨旭和傅奇對視一眼,搖頭苦笑。
李誠儒沒憋住,樂出聲來。
臺下的石慧一捂臉:“叮囑他的話白說了,我就知道這小子管不住自個兒的嘴。”
傅明憲眨著大眼睛望向臺上的高遠,雙眸中閃動著崇拜的華彩。
高遠一點都不慣著自命不凡、眼珠子朝天的記者,繼續嗶嗶:“你剛才問什么來著?哦想起來了,大陸和香港有何不同是吧?”
記者一懵,下意識點頭。
高遠笑道:“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你的問題吧,第一,在大陸開妓院是堅決不被允許的,別跟我扯什么人權啊、職業自由啊之類的,在內地這就是違法犯罪的行為。
第二,我聽說香港同胞的人均月工資平均差不多到了3000港幣了,內地窮,收入低。
就拿我這個正科級干部來說吧,每月工資才63塊5,還有許多家庭只靠當家的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全家老小好幾口人,生活確實艱難。”
方晨旭咳嗽了兩聲,提醒高遠不要自揭其短。
那位記者果然面露傲然的神色。
高遠只當沒聽見領導的提醒,他話鋒一轉,望著記者說道:“雖然我們收入不高,但我們物價也低啊,油條6分錢一根,雞蛋兩分錢一個,大米兩毛錢一斤,豬肉漲了點兒,也才一塊錢一斤,大閘蟹8毛。
對了,我聽說你們的房價也很高啊,每平方尺(相當于平方米)都1000塊出頭了是吧?”
那位記者說是,又拿鼻孔看人,意思是你買得起嗎?
高遠撓撓眉心,嘆息道:“那豈不是說,一個300平方尺的住宅,都得花30多萬港幣購買?那要是按照香港同胞們的平均月收入,買套房得8、9年不吃不喝才行?
唉……我們就不用擔心沒房子住這個問題了,因為房子都是單位分的,雖然面積不大,但足夠一家老小有個遮風避雨的港灣了。
還是拿我家來舉例說明吧,我父親單位分配的樓房,也就150來個平方米……”
“也才150多個,你牛氣什么?”
“哈哈哈哈……”李誠儒樂壞了,道:“朋友,你聽清楚了,是150來個平方米,不是150個平方尺,你這數學是跟體育老師學的吧?”
大家都捧腹大笑起來。
那記者臉騰地紅了!
無地自容。
150多平方米,約等于1300多平方尺!
媽的千尺豪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