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華想起來了,哥哥剛回來時接受過《大公報》記者的采訪,他在采訪中提到過,大陸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大陸人民很熱情,很友好,劇組的各位同仁對自己也是極好的,帶著自己去逛故宮、天壇、頤和園。
自己還登上了八達嶺長城,也去了紀念館拜祭。
除此之外,大陸電影人工作嚴謹,但并不刻板。
我們《霸王別姬》這部戲的出品人高遠先生年僅21歲,你很難想象一個才21歲的年輕人在這部大制作中會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事實是,沒有高遠先生,就沒有偉大作品的誕生。
高遠先生叫我“哥哥”,我起初很詫異他為什么這么稱呼我?
他跟我說,“哥哥”是尊稱。
我感覺被他賺上了梁山。
但這個稱呼我很喜歡。
這篇報道一出爐,立刻引起了巨大關注。
不僅僅是同行們的關注,香港的民眾們也都對大陸拍攝制作的這部影片感興趣起來。
張國榮吹得這么邪乎,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啊?
當然,劉雪華的也好奇。
她祖籍是京城人,5歲隨父母遷往香港,78年加入長城,那時候長城影業已經快散攤子了,歷史中她會于明年轉入邵氏。
高遠煽動了一下小翅膀無形中就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說起劉雪華來,60、70、80后的小伙伴們應該都不會陌生。
瓊瑤的御用女主角。
由她主演的《幾度夕陽紅》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海鷗飛處彩云飛》《啞妻》《雪珂》《青青河邊草》大家一定不陌生。
三代人的記憶,三代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都說劉雪華長了一張苦情臉,那是瓊瑤劇演多了給觀眾們留下的刻板印象。
其實她可苦情可巾幗,塑造性還是蠻高的。
此刻劉雪華正在好奇地打量高遠,這個小弟弟有點帥啊。
傅奇打完一圈電話后對高遠說道:“鳳凰、新聯、院線還有新華社香港分社都答應派人過來參加晚宴。小遠,你準備如何做宣傳?”
高遠笑著說:“首先肯定是帶著主創團隊亮相首映式,我打算把雙南的8條院線全跑一遍,給觀眾們制造一個驚喜,讓觀眾們和主演們近距離接觸一下。
另外,我們可以接受報紙采訪,談一談這部戲的拍攝初衷,以及拍攝過程中發生的趣事。
當然,得左派的報紙才行。
我們有紀律的。”
“我當然知道你們有紀律……看來,你已經想得很周到了,我會按照你的方案做出妥善安排。”傅奇也一笑,道。
“多謝傅叔叔的支持。”高遠客氣了一句,從包里拿出一個劇本,遞給他道:“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他思來想去,還是把《無敵鴛鴦腿》帶了過來。
這片子在內地拍攝意義不大。
受《太極》上映后爆火的影響,今年武俠片迎來了跟風潮,各電影制片廠一窩蜂地生產武打片。
如若再把《無敵鴛鴦腿》拍了,就會產生電影同質化了,也會讓觀眾們感到視覺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