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知曉也是,經此一事之后,秦家忠烈之名必將傳遍帝都,秦家日后的生活至少不會太差,也絕不會有人敢去欺負這些遺孀。
但想到深明大義的秦老夫人,他仍覺不夠。
他轉頭對侍立在側的秋白吩咐道:“記得提醒朕,回頭朕要下旨,敕封秦老夫人林氏為一品誥命夫人,享朝廷俸祿。”
“喏!”秋白躬身領命。
李徹沉吟片刻,又補充道:“還有,去命人制作一塊牌匾,用上好的金絲楠木,鎏金大字,寫上‘功臣之家’四個字。”
“制成之后,你親自帶人,隆重送到秦府門口懸掛。”
“功臣之家?”秋白微微一怔,有些不解其意。
賞賜金銀田宅、追封官爵常見,但這特制牌匾......
李徹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釋道:“嗯,以后凡是為國征戰、因公殉職,或是在其他方面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功臣,經核查評定后,皆可由朝廷頒發此匾。”
“讓他們懸掛門楣,以示榮寵,激勵后人。”
“而掛了此匾的人家,官府也要多加關照,巡邏時要順路查看情況,家人收到冤屈持此匾告狀,任何人不得阻擋。”
他頓了頓,又開口道:“當然,此匾也不能濫發,需定下明確的標準和審核流程。”
“此事......就交給禮部,會同兵部、吏部共同擬定細則,呈報于朕。”
“屬下清楚。”
李徹之前就一直在想,如何激勵臣子們效忠。
像是那種可以流傳下去的爵位和官職不能再搞,太容易讓階級固化。
大慶的爵位只有榮譽概念,不會再帶來實權,也不能福澤后代。
但是‘功臣之家’這種東西卻是可以多搞的,還有軍屬的待遇也要上漲。
他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見,為國盡忠之人,才配享有特權。
李徹思考片刻,又開口道:“再和太史石頭說一聲,如果可以的話,史書上就不要記載秦旌的錯誤了。”
秋白微微一怔:“太史嬰怕是不肯。”
李徹一瞪眼睛:“他敢?朕還管不了他了呢?!”
秋白微微一怔,沒敢說話,只當沒聽到。
至于太史嬰有沒有同意,秋白就不知道了。
但后世的歷史學家,在史冊中找到了這么一段記載:
《慶史·忠臣錄·秦旌傳》
秦旌者,帝都人也。少習吏事,通工造。太宗龍潛關外時,旌隨駕出關,授寧古郡營造主事,督城防民舍諸務。
時寧古郡國力薄材匱,旌權宜行事,私調修葺民宅之夫役先固城垣,雖暗償民資,然未親核其用。
是年冬,奉天大雪,民舍塌毀十數,殞命者眾,朝野嘩然。太宗聞之大怒,下旌于獄,依律當斬。
未幾,高麗使至,倨傲稱‘朕’。旌聞之,于獄中血書請命:“臣負死罪,愿出使高麗,折狂虜僭妄之氣!”
太宗壯其志,釋之以為使。
旌至高麗,見高麗王端坐蟠龍榻,自稱‘朕’如故,目眥盡裂,突前攥王袂,連擊其面三拳,厲聲叱曰:“朕朕朕!狗腳朕!”
高麗衛卒蜂擁而至,旌喋血殿階,罵不絕口而亡。
太宗得噩耗,擲杯痛哭:“旌以戴罪之身,全忠烈之節,朕失直臣矣!”遂發兵高麗,擒其王,滅其國。
及太宗克定中原,鑾駕歸帝都。旌母林氏攜幼孫瓊跪迎道左,太宗親扶之,執瓊手曰:“汝父鐵骨錚錚,朕當視汝若己出。”
即命瓊入宮伴讀,賜林氏誥命,歲給粟帛無算。
然太宗猶憾史冊載旌早年過失,詔太史令嬰曰:“秦卿功在社稷,可略其微瑕。”
嬰伏闕爭曰:“旌瑕不掩瑜,若強飾之,反損其真,陛下焉能損忠臣之德?”
太宗默然良久,以袖掩面羞愧而走。
贊曰:
旌以罪吏之身,行專諸之勇。當其拳毆偽主,置生死于度外。太宗憐其忠而諱其過,雖悖史筆,實出至性。然旌之剛烈,豈因史官增刪而改?觀其子瓊后為柱國重臣,家風不墜,信乎忠義有后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