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松知道自己的處境。
這段時日,他一直在書院,哪怕有學子盛情相邀,他也沒有離開過半步。
雖然當時那些證據扳倒了何家,可說到底,陳家并未倒下,而依著陳閣老的脾性,不把他扒皮抽筋,怕是都難解心頭之恨。
“郡主,草民明白。”
想到這里,盧松很是坦然地開口。
“草民在這里得郡主庇佑,自然是高枕無憂,可男兒大丈夫,怎能偏安一隅?”
“今日郡主能給草民機會再施拳腳,已是草民幸事。”
“草民,愿肝腦涂地,以報郡主大恩。”
“好。”
聽到盧松這么說,顧悅倒是笑了,抬手從素秋那里接過了先前得到的信箋,隨手遞給了盧松。
“這里是王太妃封地這些年發生的事,這幾日你就好好看看,等到時機成熟,我會讓人將你送出京城,不過若是你有需要的,也可以隨時跟我說。”
“對于自己人,我不會虧待半分。”
盧松接過那些信箋,沉聲道,“草民定不負郡主所托。”
又跟盧松說了幾句,顧悅才讓他暫且退了下去,隨后又見了素冬的爺爺。
“書院的事,勞煩先生,先后發生了那么多事,倒是連累先生受傷,我心里著實過意不去。”
說話間,顧悅已經讓素秋將先前準備的錦盒拿了出來,笑著開口。
“這些算是我給先生的束脩,想讓先生親自替我帶個學生。”
“郡主于我們爺孫三人本就是恩人,而且郡主瞧得上老夫這點學問,是老夫的榮幸。”素冬爺爺連連推辭,搖頭道,“有事郡主盡管吩咐,老夫萬萬不能收下郡主的東西。”
“我那弟弟在外頭求學多年,卻被人耽誤了。”顧悅沒有強求,只是簡單地說了下楊燁的情況,“但是我希望他能拿下文武狀元,不知先生可有信心?”
“這……”
素冬爺爺有些為難。
“老夫未曾見過公子,所以不敢跟郡主夸下海口,倒不如先讓楊少爺來書院,到時候老夫便心中有數了。”
顧悅點點頭,也不再多,當下起身,突然好像想起什么一般,笑著開口。
“忘了告訴先生,我那不成器的弟弟念著素冬對他有救命之恩,所以非要認下素冬做義妹。”
“所以,這錦盒里是我們的誠意,還望先生收下。”
“先生若是不要,那想來是不愿意與我們扯上關系,那我回去便跟他說,讓他收了這個心思。”
“郡主……”
素冬爺爺一聽,連忙擺手道,“原是老夫誤會,老夫這就收下,若是以后那丫頭做事不周,還望楊少爺能擔待一二。”
“先生放心,有我在,他不敢。”
顧悅笑得真情實意。
“所以,楊燁武狀元是沒問題的,若是能考上文狀元,說不定能替素冬掙個好前程回來,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素冬爺爺最終還是應了下來。
“郡主。”
回去的路上,素秋滿是不解,猶豫了半晌才開口。
“郡主若是讓素冬爺爺教少爺,想來他們也不會拒絕,為何還要費如此周折?”
“老先生讀書讀得多,雖然不覺得自己的孫女比旁人差什么,但是骨子里會認定他們與楊燁的身份天差地別,若不這樣辦,他不會同意楊燁認素冬做義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