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悅點到即止。
長公主與皇上是兄妹,所以他們之間有一些共同的點,那就是性格多疑。
先前楊家族長雖然做主把悅然閣還給了顧悅,但那也是看在她被封了郡主,又鬧出了火燒祠堂的事來,為了楊家的名聲不得不妥協而已。
而且,隨即他就借口祠堂被毀,將楊家祠堂遷出了長公主府。
這點因著當時楊懷遠被燒傷,所以并未告知長公主,以至于后來等長公主知道的時候,楊家祠堂都已經選址重建了。
如今舊事重提,長公主自然心生不虞。
這么看來,楊家對她可沒有半點尊重,她以前怎么沒意識到這一點?
“如你所,楊家左右逢源,是想擺脫本宮的鉗制。”
長公主開口,很顯然是信了幾分。
“舅舅這幾年對母親有幾分不滿,都是源自于楊家那些人鬧出來的亂子。”顧悅上前,給長公主倒了杯水,又道,“楊家得隴望蜀,屬實吃相太難看。”
楊懷遠剛剛成為駙馬的時候,整個楊家恨不得把長公主供起來,事事都要問過長公主的意思,瞧著感恩戴德。
那個時候長公主也是瞧著他們伏低做小,又對楊懷遠有幾分真情在,所以便給了他們不少便利。
“他們想要什么,求著母親是應該的,而不是故意把難題拋給母親,讓母親去解決,若是舅舅真的厭煩了,到時候母親能得什么好?”
長公主想起那一日在宮里皇兄對自己怒目而斥的模樣,忍不住心頭一緊。
她做事素來小心謹慎,否則皇兄登基后也不會只留下她這么一個妹妹,至于其他的兄弟姐妹……
成王敗寇,誰敢說何為對何為錯?
那時候,她選了寒門狀元為駙馬,也是為了讓皇兄放下戒心。
可事實上,后來皇兄幾次斥責她,都是因為楊家的人做事鉆頭不顧腚,每次都要讓人收拾爛攤子……
“父親是楊家人,又是寒門出身,自然是目光短淺,只顧著眼前的好處。”
顧悅故意上眼藥。
“先前我在宮里頭遇到過攝政王,偶然聽聞父親這些年似乎是收了不少禮,若是母親再讓楊婉儀成為太子妃,舅舅會怎么想?”
拉攏朝臣,把女兒送到儲君身邊去,你說楊家沒半點其他的想法?
旁人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會不會多想。
“你是不是嫉妒你妹妹?”
雖然長公主已經認可了顧悅的說法,眉宇間也多了幾分冷意,但還是故意問。
“你就不想成為太子妃?本宮可記得,先前你跟太子走得很近,如今多年未見,瞧著太子對你的態度已經大不如前,你難道心里沒半點想法?”
“母親,我姓顧,不姓楊。”
顧悅的意思很明顯。
她就算不做太子妃,也是皇帝親封的郡主。
就像以前的長公主一樣,即便沒有實權,那也不需要自己去謀求什么榮華富貴。
她自己本身就已經有了這些,又何必費心算計?
人越沒有什么,才越想要什么。
“你說得不錯。”
長公主這會倒是想透徹了。
這些年,她被楊懷遠哄騙著為楊家謀求利益,倒是都沒有想到這一茬。
以往楊懷遠經常因為成為駙馬不得志而郁郁寡歡,她那個時候對他興趣十足,自然覺得虧欠,所以對他有求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