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讀.無彈窗全文閱讀)
第一百三十一章舔出韭菜葉
不過這次很讓潘寶山失望,鄭金萍的法子他并不看好。
鄭金萍說,她可以去縣環保局找找熟人,以環境污染為由對幾家肉牛養殖大戶嚴查重罰,用不了幾次他們就會坐不住,那時再上門稍微做一下工作,就能省財省力把事情辦成。
“不妥,鄭鄉長,那不妥。”潘寶山聽后連連搖頭,“好事得做好了,咱們不唱高調,花力氣搞產業園謀發展,圖個政績是不假,但也不能坑人。想想那些個養殖大戶本來都好好的,要是被那么一整,承受力差的弄不好一下就垮了,那對不住人。”
鄭金萍聽后一怔,頓時露出點慚愧之色,很認真地點了點頭,“潘局長你說得對,是不該那么對待老百姓。”
“鄭鄉長,其實話說回來你也是對的。”潘寶山不想讓鄭金萍太難堪,“只不過是我缺少大刀闊斧開展工作的魄力而已。”
“嗯?”鄭金萍又是一愣。
“呵呵,對某些特定人群來講,不是說非要他們先明白為什么然后才去做,而是要他們先去做然后才明白為什么。這就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差別,也是先知先覺與后知后覺的不同。”潘寶山笑道,“鄭鄉長,產業園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讓養殖大戶進園發展當然是好事,符合大潮流,那就是先知。但因為養殖大戶的思想觀念跟不上,都守著原來的攤子不愿意過來,那就是后知。所以,這個時候適當采用一些行政干預,讓他們無意識地踏上大潮流跟上節奏,獲得更大的發展也不是不可以嘛。”
原本是安慰鄭金萍的話,潘寶山說完后突然覺得很有道理,竟然也動了心思想利用環保制裁來驅使養牛大戶進園。不過轉念一想還是有些不妥,現在的事主要是求穩,萬一真引起個別養殖戶的反感情緒鬧出事端來可不行。而且,找仲崇干劃撥的建設資金已經到位,怎么也得有所表現,要不錢沒個去處也不好交代,所以還是要建肉畜肉禽養殖區的大棚。
想到這些,潘寶山又呵呵一笑,告訴鄭金萍現在是特殊時期,要穩扎穩打爭速度,還是把那筆建設資金給用上,盡早促成養殖區運轉。
鄭金萍轉了面子也很高興,說那她現在就帶人上門找那幾個養殖大戶做工作,絕對讓他們都搬遷到園區。
凡是鄭金萍保證過的事,還比較靠譜,潘寶山松了口氣,但沒有松警惕,又前后想了想產業園的整體情況,有不妥的地方得趕緊想辦法彌補。做任何事情都要這樣,不斷回顧不斷找補缺憾,這樣才有可能把事做完滿。
潘寶山想到了一件事,他攛掇鄭金萍從仲崇干手里弄出二十萬建設資金,這事估計會讓梁延發很不爽,而且梁延發也容易想到他頭上,所以,得想辦法給自己開脫開脫。
的確是這樣,撥款的事剛開始梁延發還沒怎么跟潘寶山聯系到一起,事后才琢磨出個道道,看來看去都像是潘寶山在背后搗鼓。不過就目前情況看,還不能抹下面子跟潘寶山叫嚷,原因有兩個,一是他現在正當紅,跟他過不去就是跟祁宏益過不去;二是他畢竟也當過自己的兵,真心真意也好,虛情假意也好,反正表面上關系都還不錯,這局面不能隨便打破。
說到抹不下面子,其實有一點讓梁延發很不能接受,真想跟潘寶山撕破臉皮,那就是看到他和黃開建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梁延發認為,那分明是潘寶山背信棄義,是人品問題。
潘寶山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也一直在找機會糅合梁延發的不快,這次剛好去找他,一并解決。
找梁延發的由頭就是建養殖大棚的事。
第二天上午,潘寶山就來到梁延發辦公室,問他有沒有關系搞建筑的,產業園肉畜肉禽養殖區要建一批大棚,投資雖不多,但多少有點賺頭,有親戚朋友搞這行的可以照顧一下。
還別說,這個切入點抓得還就真準。梁延發立刻想到了馮德錦的秘書王涵,這方面他有所求,可以跟聯系讓他的大舅哥再來搞一把正合適。
不過梁延發并沒有表現出正中下懷的樣子,只是呵呵一笑,問投資多少。
“最多二十萬吧。”潘寶山暗喜,梁延發這么問,剛好把撥款的事給扯上,“要說這事還得多虧了鄭金萍,最近她好像很在狀態,做什么都一頭勁。”潘寶山道,“前兩天不是徐市長來調研嘛,過后她似乎更是不得了,談起肉畜肉禽養殖區缺錢建大棚時,她說有辦法能弄到款項,結果還真是,昨天就找仲書記給辦了,真是出乎意料。”
潘寶山這么說,是為了表明鄭金萍弄撥款的事跟他無關,至于梁延發信不信是他的事。
一到鄭金萍,梁延發的注意力馬上就集中到了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