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進祁宏益的車里,還跟他并排在后座,潘寶山非常拘謹。
“呵呵。”祁宏益看得出來潘寶山很緊張,“小潘,大陡嶺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的情況,前幾天在報紙上看了,金銀花開,流金淌銀,效益很直觀,金銀花成了名符其實的富民花。和市健達醫藥公司合作開發基地舉措也很好,公司、基地、農戶三合一運作模式,可以實現健達藥業公司藥材來源與農戶種植收益‘雙保險’、‘雙豐收’。”
提起項目情況,潘寶山就有了話題。
“祁書記你說的是。”潘寶山適時答話交流,“不過報道中沒提發展前景,等種植基地面積達到五千畝后,我們準備進一步完善服務,招商引資建設集烘、晾、存于一體的金銀花深加工廠,那樣產業鏈將進一步拉長,經濟輻射力也就越強!”
“嗯,那很好,發展項目,重要的是遠景。”祁宏益說,“沒有遠景也沒了方向,做什么都不長久,而且也缺少動力。”
“祁書記,我工作時間不長,經驗還很不足,有時怕眼高手低,那樣的錯誤可是很嚴重的,事關全局。”潘寶山神情莊重,“所以有時難免思前想后畏手畏腳。”
“年輕人就是要有股闖勁,開順風船練不出好舵手,前進的道路上挫折是難免的,關鍵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吸取教訓,引以為鑒。”祁宏益語重心長,“當然,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還要集思廣益,不能一意孤行搞一堂,那就不是簡單的錯誤問題了,而是能力問題。”
“祁書記你說得是,今后工作中一定加以注意!”潘寶山表態。
“呵呵,你們年輕人頭腦靈活思維轉變得快,是大有作為的。”祁宏益笑道,“小潘,好好干,爭取把夾林樹成典型。”
“謝謝祁書記寄予厚望并殷切鼓勵,我會把您的厚望轉化為希望、鼓勵轉化為動力,開足馬力為夾林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出自己的貢獻!”潘寶山表現出很受鼓舞的樣子。
“嗯,好,不錯。”祁宏益笑著點點頭。
潘寶山看著祁宏益,心里閃過一絲冷意,聽祁宏益這意思,好像還很認可他繼續留在夾林這個小地方。
正想著,金銀花種植基地到了。
大片金銀花開放,到處是村民采摘的忙碌身影,花香飄,笑聲揚,好一卷美麗富民的和諧彩圖。
車子還未停穩,潘寶山就已推開車門,他要爭取趕在副駕駛位子上的楊濤之前,繞到另一側去為祁宏益開門。路上楊濤一直沒說話,潘寶山覺得他有點陰,不怎么好相處,不過那無所謂,跟他不會打太多交道。
潘寶山到底沒趕上楊濤,他的距離實在有些遠。
楊濤開車門的時候,看似無意地給了潘寶山一下冷笑。
“狗日的!”潘寶山暗暗罵了一句,愈發覺得楊濤虛詐,是個心胸狹窄之人。
“潘鄉長!”早已等在基地的蔣春雨奔過來,喊了潘寶山一聲。
“哦,蔣助理。”其實潘寶山在私下里已經喊她春雨了,他覺得那份溫暖值得珍惜。
“王書記要激動命!”蔣春雨面如桃花,小聲對潘寶山說:“他正帶人在地里采摘金銀花,想表現一下呢。”
“他也能摘花?”潘寶山嘿嘿一樂,“摧花還差不多。”
蔣春雨嘴角一翹,淡淡地來了下嫵媚,“寶山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潘寶山聽了一愣,這是蔣春雨第一次如此含蓄地露骨。不過這會由不得他多琢磨,祁宏益背著手掃了一圈嶺坡上的金銀花地后,抬步向地里走去。
“祁書記小心,地不平整。”潘寶山撇下蔣春雨,來到祁宏益旁邊。
“沒事。”祁宏益走得很穩,“金銀花花期有多長?”
“大概一個月左右,花株進入鼎盛期,一般每年可開三到四次花。”潘寶山抬眼望望,王三奎正瞄著這邊,想著他熱切的表現欲,便向他招招手。
王三奎立刻顛顛地跑過來。
“這是大陡嶺村村支書王三奎,在項目剛開始時也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潘寶山笑著說。
“嗯,基層村組織干部的模范作用還是很明顯的。”祁宏益點點頭,“現在一畝地,能產出多少?”
“現在花株還沒長足,但一畝地一年也要有四五千的純收入,比種花生地瓜啥的,要翻好多倍呢!”王三奎裂開大嘴笑道,“等花株長足了,一畝地一年收入就能奔一萬去!”
“爭取過萬!”祁宏益興致勃然。
“在潘鄉長的帶領下,我們有信心!”王三奎看了眼潘寶山,又對祁宏益說道:“自打去年潘鄉長抓農業工作以來,大陡嶺村可真是變了天,這個金銀花一搞,咱們干一年可比得上以往干十年了!”
王三奎這么夸夸一通說完,潘寶山好一樂,剛才聽蔣春雨說王三奎猴急著想露個臉,無意間給了他個機會,沒想到還能受他一下吹捧,挺好。
“潘鄉長的確是農村經濟發展帶頭人,起碼在我們夾林鄉是這樣。”跟過來的蔣春雨跟著說道,“除了我們大陡嶺村的金銀花,還有斜溝村發展的設施大棚蔬菜、瓜坡村養殖的畜禽,都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哦,現在還有洼窯村種的鮮切花規模種植,看樣又能撐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