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潘寶山高興得太早。
第二天梁延發回來,一進大院就把潘寶山叫到辦公室,說了番讓他有些瞠目結舌的話。
“小潘,夾林的農業你搞得不錯。”梁延發先肯定了一下,“但是,任何工作的開展,都要關注一下大形勢,哪怕你干得再出色。”
“梁鄉長,你的意思是?”潘寶山不解。
“黨代會期間,馮縣長的秘書王涵跟我閑談了一次,曲安鎮黨委書記鐘再友也在場。”梁延發說,“王涵說縣委祁書記有點莽,新來乍到并不了解實情就大作決定,搞什么以農業為抓手來發展富祥,簡直是瞎扯淡。”
“王涵說祁書記的思路是扯淡?”潘寶山皺起了眉頭。
“是,那不是很明顯嘛,在傳遞一個信號。”梁延發很嚴肅地看著潘寶山說,“馮縣長并不買祁宏益的賬。”
“梁鄉長,那也就是說,馮縣長并不贊成縣里打農業牌?”潘寶山此時感到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對,說句到家的就是馮縣長不希望下面把農業那塊工作當成重心。”梁延發早已不把潘寶山當外人,有些話說得很直接,“小潘,這跟你可是息息相關的。”
“我大概明白了梁鄉長,也就是說,我越是把夾林的農業搞上去,馮縣長就越不高興?”
“那還用說!”梁延發輕輕地嘆了一下,“其實,你在這塊干得很不錯,耽擱一番的確是可惜。”
潘寶山腦門直出汗,怎么會這樣?黃開建走了之后才剛舒服沒幾天,終于不再夾縫里挪來騰去,可以甩開膀子干一番了,可現在竟然又要被捆住手腳,而且還更嚴重,有縣長的桎梏!
梁延發從潘寶山的表情能看出來他很失望,但也沒法安慰。
潘寶山在沙發上坐下了,點了支煙,他不想這么放棄,于公于私都說不過去。
“梁鄉長,上面的指示不能不聽,但下面的實情也不能忽視。”潘寶山說,“改天梁鄉長你有時間的話,我陪你一起下去看看我正在搞的幾個項目。”
梁延發當然不會拒絕,那樣對潘寶山的打擊太大。“好,就這兩天吧,這兩天應該沒啥事。”梁延發說,“小潘,你的眼界要放寬一些,這件事在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根本就只是個小點點,不值得太在意,所以不能牽扯太大精力,那樣對你的長遠發展很不利。”
潘寶山點點頭沒說什么,他覺得這樣可以給梁延發一點點態度,這很有必要。
之所以敢這么做,是因為潘寶山覺得還有退路。假如跟梁延發鬧翻,那也不是走投無路,畢竟還有黃開建在,可以想辦法到他身邊,也許更好。
事實上,梁延發并不覺得潘寶山是在耍態度,他只是認為潘寶山太過失望,需要好好過度一下,這期間應該多給他點安慰。
兩天后,梁延發主動找到潘寶山,說手頭上沒事,一起下去轉轉。
潘寶山叫上老王和伏廣波,隨行的還有鄭金萍,一行人也算是個調研組了,分乘兩輛車出行。
先到斜溝村。
魯成升早已在潘寶山的授意下做了安排,要表現出精神勁來。大棚蔬菜種植戶都叫來了家人,一起在大棚里忙活,場景很是喜人。
有的在摘茄子,茄子長得非常飽滿,泛著紫褐的光澤。
“每只茄子長四十多公分,最重都一斤多呢!”菜農喜得合不攏嘴,“這茄子都不用自己拖到菜市場批發,販子都跑到大棚口等著,銷路好得很!”
“還有絲瓜呢,都電話催著才摘。”又有人說。
梁延發平常不下來,看著還真不錯。
“梁鄉長,你看這樣的蔬菜大棚,斜溝村要是搞一大片如何?”潘寶山問,“說句大話,富民增收那不是難事啊。”
魯成升在一旁忙得不輕,介紹得頭頭是道,“梁鄉長,現在咱村里也有合作組織,我牽的頭,大家種什么、咋樣賣一點不愁,都是根據市場行情來的。”
“梁鄉長,照這么個勢頭發展下去,肯定會如我所預料的那樣,斜溝村一準能成立咱們縣有分量的蔬菜種植基地,到時選個適銷對路的品種擴大種植,效益肯定差不了。”潘寶山說,“而且現在只是個棚子,等稍微發展一下,可以提高檔次,建個蔬菜生態園,那樣就客觀了。”
“村里各家各戶也都把院前屋后的地方給利用起來了,也種了不少時令瓜菜。”魯成升說,“最多的是蘑菇,蠻有幾個品種,也都不錯。”
“嗯,那個就不看了。”梁延發看看潘寶山,“大陡嶺村有個金銀花項目,去那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