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棣已經成了理工科的人才,想要回到那個永樂大帝的人生軌跡,實在是太難。
哪怕是姚廣孝給他出謀劃策,也沒這個可能了。
“學生也謹記先生教誨,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其中就不乏大明發展的有能之士,我若為君,當不以門第之見招納人才。”
朱雄英倒是聽出陳平的弦外之音,知道對方是在點自己,于是趕忙表態道。
“如此甚好,總之記住你們今天所說的話,想要建立大明帝國,完善科舉選拔人才至關重要。”
陳平也不打算進行更多的說教,接著又繼續道:
“剛剛我們說完大明科舉的第一個弊端,現在來說說第二個弊端。”
“啊?”
只聽撲通一聲,朱棣差點一個趔趄沒有站好。
緊接著他和朱雄英都用萬分意外和震驚的表情看向陳平。
不只是他們兩個。
隔壁的朱元璋和朱標同樣沒站好,踉踉蹌蹌好不容易才止住搖搖晃晃的身形。
他們是真的被震驚到了。
剛剛陳平將科舉的弊端說得那么嚴重,可以說當皇上的和當太子的都已經汗流浹背了。
可結果陳平告訴他們,如今細數科舉弊端才只是開了個頭,這叫他們怎么受得了?
“這第二個弊端,也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那便是科考舞弊了。”
陳平喝了口茶,語氣平緩的說道。
這時候的他好似又恢復之前那種悠然自得不顧他人死活的閑散模樣,與之前高高在上的冷漠姿態截然不同。
“大明律法對科考舞弊相關的律法極為嚴苛,應當不至于吧。”
朱棣試探著道。
要知道這新大明律還是陳平自己編寫的,最近因為科舉將開的緣故,他們也是狠狠補了一番和科舉有關的大明新律。
不只是他,朱雄英、朱元璋和朱標也都抱著幾分僥幸的心理。
或許只是小問題呢?
“天真。”
可朱棣得到的回應,只有陳平的一句譏諷。
他冷笑著道:
“律法規定殺人償命,難道就沒人殺人了?無非多少的問題,考試作弊也是同理,哪怕再怎么嚴,也會有人鋌而走險!”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