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州。
城郊的茅草屋,一名三十多歲的布衣男子正手捧著書冊仔細研讀。
他讀得很認真,每每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都會在旁邊的木板上提筆書寫,書寫所用的也不是什么墨水,而是炭筆,這已經是他所能想到的最節儉的讀書方式了。
只是自打他20歲參加科舉以來,從未進士及第,至今還是一介白身,就連考官對他的評語也是矯枉過正,不知變通。
臨近中午,焦衡放下手中的書籍,不是因為他不想看了,而是肚子實在是餓得受不了,轉而從屋子里找一袋干糧吃了充饑。
可翻來覆去,最后只找到拇指粗細的一小節炊餅。
早已經饑腸轆轆的焦衡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找一碗清水,把炊餅掰碎了泡水里,等到發脹了才一口氣吞入肚中。
感受到食物進入肚中,他這才好受了些。
只是當他回頭看向木板上自己辛辛苦苦記錄的筆記時,還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一次能考上嗎?”
焦衡自自語,眼神之中閃過迷茫之色。
或許真如考官所說,自己不適合當官吧,處事太不知變通,不被人所喜。
“罷了,還是先去市集買點米糧回來吧,否則真就要餓死了。”
焦衡深深地嘆息一聲,將東西收拾好,徑直朝著市集走去。
他家徒四壁,壓根沒什么好偷的東西,就是賊看見了都得吐兩口唾沫去晦氣才走。
等到了市集,焦衡徑直奔著米鋪趕去。
精挑細選,最后選擇買了五斤去年的陳米,付給老板銀子后這才離去。
就得即將要離開市集的時候,焦衡突然腳步一頓,鬼使神差的又繞了回去,直奔市集之中的一家書鋪。
“喲,這不是焦進士嗎?”
只是他才剛剛靠近書鋪,就聽見一陣刺耳的嘲笑聲傳來。
焦衡就是不用抬頭,就知道說話的人是誰。
莒州當地的豪強,周家的公子周顯玉。
就因為過去在學堂念書的時候,因為焦衡得罪過對方,之后每每見到焦衡都會對他一陣奚落。
尤其是在之后焦衡年年參加科舉,年年都沒中榜,他們的嘲笑就更多了。
焦衡默不作聲,只是目光一味地打量書鋪上架的新書。
他買不起,只能看一看過一過眼癮。
“這窮小子還想買書,他有那個錢嗎?真是自不量力。”
周顯玉這個公子哥見狀,冷哼一聲,不屑地譏諷道。
“是啊,就焦衡這模樣,他能考中就見鬼了。”
旁邊的狗腿子趕緊開口附和。
“那可不一定,皇上有令,今后科舉將新增司法、數學兩科,其中表現優異者照樣能夠入朝為官,我相信以焦兄之能,參與其中的司法考試,定然能有所斬獲。”
誰知就在此時,旁邊傳來一聲不太和諧的聲音。
“誰,敢在周公子當面大放厥詞!”
狗腿子聽到有人反駁自己頓時就不樂意了,當即指著對方的鼻子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