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也只是想為他分憂而已,與帝王相處就是這般冒險,可能會被贊許,也可能會被質疑,好在昭嵐早已想好說辭,
“機智的不是我,而是寫話本子的人,我在安國閑來無事之時,便喜歡民間的話本子,里頭的故事千奇百怪,方才我所說的便是我看過的一個話本子,好似是叫什么《金玉奇緣》。”
昭嵐狀似無意的道出話本子的名字,趙啟越若真的對她生了疑心,勢必會找人去查證,他盡管查,昭嵐并未撒謊,那本書的確存在。
她答得輕巧,并無任何遲疑,也許真的是他想多了。
趙啟越沉吟道:“這法子未免太損了些,有失大國風范。”
如若趙啟越真的不贊同,必會嚴詞拒絕,但他此刻的態度明擺著是在猶豫,而不是否認,那就證明他內心是認同的,只是礙于帝王的威嚴和誠信,才會表現出遲疑。
昭嵐應該做的不是否定這個法子,而是繼續勸說,“是堯國使團先使陰招,那皇上也沒必要以君子之禮相待,合該以牙還牙才是。”
她幫趙啟越找了絕佳的借口,趙啟越默了許久才道:“待朕考慮之后再做論斷。”
他沒給出明確的答復,但在說完這事兒之后,他終于動筷了。
會意的昭嵐不再多,料想他自有決斷。解決了他的煩心事,她便可專心用膳。
今兒個飯桌上又多了些新鮮的菜式,有酥脆的炸茄盒,山藥酒燒鴨,還有一道看似是扁豆的食物,可昭嵐嘗了一口卻發現里頭居然有肉?
詢問御廚,她才得知,原來他們是先切除扁豆的兩小頭,小心翼翼的將里頭的豆子挖出,而后再將剁碎的肉餡用銅絲塞進扁豆之中,再上籠屜蒸熟,豬肉便夾雜著豆角的清香,別有一番風味。
御廚總是挖空了心思做各種奇特的美食,尋常人既無這個耐心,也沒這個巧勁兒。
品嘗之時,昭嵐贊不絕口,候在一旁的御廚十分欣慰,只因宮中的主子大都注重儀態,不想讓人覺得自個兒沒見識,是以她們很少去稱贊某樣美食,頂多只是給個賞銀而已。
賞銀雖好,但御廚辛苦研究菜式,還是更渴望聽到旁人對菜肴的贊許,瑜貴人不吝贊美,這比拿到賞銀都令他歡喜。
昭嵐如實評價著,不停的說著話,趙啟越則默默聽她講著。
起先李德海還擔心瑜貴人說話太多,會否惹皇上反感,后來他驚訝的發現皇上似乎也對這飯菜生了興致,比之平日里多嘗了些,這未嘗不是一個好兆頭。
晚間趙啟越可以飲酒,然而昭嵐一想起那日喝完果酒之后的窘態,不免有些惶恐,
“我酒量太淺,就不喝了吧?以免又鬧笑話。”
“西域進貢的葡萄酒,確定不嘗嘗?”
一聽說有葡萄酒,昭嵐拼盡全力也無法抵抗。她一直聽人說,西域上貢的葡萄酒比啟國自制的更加甘醇,上回她飲酒之后并未起紅疹,那就代表她是可以喝酒的。
再者說,趙啟越有這個興致,她若一直推辭,豈不掃興?
猶豫片刻,昭嵐終是點了點頭,“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淺嘗輒止。”
宮人特地準備了琉璃盞,斟了小半杯葡萄酒,昭嵐執盞細品,一口入喉,唇齒留香。
嘗著佳肴,品著美酒,不知不覺間,昭嵐已經飲下一杯,趙啟越示意宮人再為她斟上,昭嵐卻婉拒了。
“怎的?不合你口味?”
昭嵐搖首輕嘆,“葡萄酒很美味,但我不敢喝太多,以免又被人說我借著醉酒勾引皇上。”
趙啟越墨瞳一凜,“這話出自何人之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