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大師此何意?”
松贊干布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
他只能低聲說道:“繁星點點,天地遼闊,吐蕃的未來如這夜空般浩渺難測。”
悟苦收回目光。
“太子此行盛京,看似被動,實則暗藏轉機。大周朝廷內憂外患,達延陳兵十萬,既是威脅,亦是契機。”
松贊干布眉頭微皺,若有所思。
悟苦頓了頓,緩緩道:“聯姻之議,未必是束縛,亦可是牽制。若能巧妙布局,借力打力,便可為吐蕃爭取五年喘息之機。”
他頓了片刻,聲音微沉,而這五年,正是吐蕃整合西域、鞏固根基的關鍵時刻。”
“大師是不是想讓陛下下詔,重立佛門為國教?”
松贊干布這時候平靜地說道。
“太子果然聰慧,一語中的。”
悟苦目光微沉,嘴角浮現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說道:“吐蕃百姓信奉佛門,若陛下能順應民心,重立佛門為國教,便可借佛門之力,凝聚人心,穩固國本。”
松贊干布神色微動,似乎在權衡利弊。
“佛門弟子遍布西域,若能加以引導,便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當吐蕃以佛門為紐帶,與西域諸國建立起更深層的聯系,便可借助信仰之力,將吐蕃的影響力輻射至整個西域。”
悟苦繼續勸說道。
佛門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可以讓吐蕃一統西域百國更加順利,但亦是埋下了隱患。
佛門勢力一旦坐大,吐蕃王權或將受到掣肘。
松贊干布乃是何等的人物,自然明白這一點!而悟苦一路上都沒有提及此事,在這時候提出來卻是恰到時機!
他凝視著悟苦片刻,忽然輕笑一聲,“大師倒是深謀遠慮,竟連這一步都想到了。”
悟苦神情不動,低聲應道:“小僧不過順勢而為,真正做決斷的,還是殿下。未來佛門絕對也是支持殿下的!”
松贊干布緩緩起身,踱步至欄桿前,遙望遠方沉沉晴空。
此時太陽高懸天際,遠處的青山在陽光下散發著無盡的暖意。
但是他的心卻是無比冰冷,因為此時他在大周帝都為吐蕃的未來奔走努力,卻慘遭國內政敵的背刺。
他目光微沉,思緒如潮水般翻涌。
此刻,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位看似慈悲為懷、實則深藏鋒芒的佛門僧人悟苦。
這位僧人看似只是佛門中人,卻在語之間步步為營,巧妙布局,竟將吐蕃的國策與佛門的利益緊密交織在一起。
松贊干布心知肚明,若依此計,佛門將成為吐蕃政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在未來凌駕于皇權之上。
可如今形勢逼人,他不得不借勢而行。
若佛門能助吐蕃穩住西域、贏得時間,那么暫時借其勢也未嘗不可。
“大師所,倒也不無道理。此事,容我細細思量。”
他緩緩回身,目光深沉如淵。
“阿彌陀佛,殿下英明。”
悟苦合十輕念。
他知道,松贊干布已然心動,只是尚未完全落入彀中。
而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