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最后第三題……就以‘宛城’為題!”
拓拔野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劍。
“宛城”二字一出,空氣仿佛凝固了。
當年宛城遭襲,血流成河,還導致天誅衛的英雄們被貶。
就算后面和談,匈奴歸順,成為大周藩屬。
可宛城那座被鐵蹄踏破的城市,至今還被匈奴占領,插著狼頭旗!
它像一個永不愈合的瘡疤,釘在大周的版圖上,也釘在每個大周人的心頭!
所有人都開始沉默了。
想到宛城曾經死去的那些人,想到被貶邊城的天誅衛那些兄弟,周凌楓的眉頭緊皺了起來。
那本是大周曾經最精銳、最榮耀的近衛,卻在宛城之戰中因朝堂傾軋、援兵不至而近乎全軍覆沒,殘存者更被貶斥流放到蟒城。
看來今天,他不能再低調了,必須找個機會為那些英雄證!
“你們大周文人不是很擅長歌功頌德嗎?那我們就來寫寫這座城吧!”
拓拔野的眼神銳利如鷹隼,掃視著無形的對手。
這就是他出的第三題!
他的話語如同無形的重錘,狠狠砸下。
“若有人能以此為題,道盡這城中之痛、國殤之恨,而非空談風月、粉飾太平……那便算我輸了……”
拓拔野冷笑一聲,不再語。
那未盡之意,比任何威脅都更令人窒息。
“真是太可惡了,這無疑是背后插刀啊!”
“當年我們就不應該與匈奴和談,而是直接滅了他們!”
這時候眾人開始嘆息,氣氛顯得非常的凝重。
拓拔野出的這一題顯然是抓住了大周的命脈。
“大周無人矣?”
匈奴使團中也傳來了一陣哄笑。
宛城一直都是大周將士心中的恥辱,這該如何做詩。
而拓拔野也不著急,隨意把玩著手中的狼毫筆。
“這最后一題,還是我來吧!”
柳宗元終于開口說道。
“柳院長要親自出手了!”
柳宗元的出聲,也讓幾乎絕望的眾人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柳大儒,大周文壇泰斗,一代帝師,他的學問貫通古今,文章承載國運。
他若出手,定能力挽狂瀾!
只見柳院長緩緩起身,白發如霜,但脊背挺直如松。
他并未看向匈奴使團,而是步履沉穩地走到場中。
他周身仿佛自帶一股浩然之氣,目光深邃如古井,平靜地迎向拓拔野挑釁的眼神。
“‘宛城’之題,非風月,乃國殤。老夫不才,愿以拙筆,祭我英魂,訴我國恨。”
他深吸一口氣,宴廳內仿佛有文氣匯聚。
他提起筆,飽蘸濃墨。
整個大殿落針可聞,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連匈奴使團也收斂了哄笑。
周凌楓也是期待著柳宗元能為宛城、為天誅衛的兄弟發出聲音。
“殘陽泣血映孤垣,野哭千家繞故園。鐵騎曾摧宛城碎,狼煙猶蔽萬日昏……”
詩句一出,磅礴的悲憤與深沉的哀思瞬間彌漫開來。
他描繪了宛城殘陽泣血,孤垣破碎的場面,還形容了百姓的哀嚎,控訴了匈奴的暴行……
“好!”
“柳院長真是大才!”
“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啊!”
文院之中頓時爆發出震天的喝彩,許多人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