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子。”姜辰和大月氏王子行了一禮。
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大月氏王子名叫蕭凡。
之前大月氏公主叫蕭音,所以,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之中,大月氏皇室姓蕭。
寒暄片刻后,姜辰就開口問道:“大王子,不知你有什么事?”
“大乾王朝想要和談,所以我想問一問你們的意見。”蕭凡說話的同時,目光落在鳳知微身上。
“大乾王朝想要和談?那不知大王子你有什么想法?”姜辰注意到蕭凡的目光,心中不悅。
作為一個男人,蕭凡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敢打鳳知微的主意,無論是誰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們都覺得可以拿下大乾王朝皇城。”蕭凡毫不猶豫的說道。
“大王子覺得可以攻下大乾王朝皇城?”姜辰想到了之前秋明纓他們的話,現在看來大月氏上下還真的飄了。
“難道大王你不想攻下大乾王朝皇城?”蕭凡反問道。
“想,當然是想,不過,大王子難道不知道現在已經是九月了嗎?”姜辰說道。
蕭凡聞有些不解。
“現在已經快九月了,我得到情報,這次匈奴會對大宛國出兵。所以,最多半個月,我們必須退兵。”姜辰早就找了借口,不過,匈奴想要出兵大宛國并不是子虛烏有。
在姜家占據大宛國,滅了大夏后,大宛國就是西漢大陸西域強國了,甚至大月氏都比不上,所以,烏孫等國早就聯系了匈奴想要對付大宛國。
“匈奴?”蕭凡臉色微變。
在這個世界的大月氏,雖然可以碾壓大乾王朝,但祖祖輩輩都不是匈奴的對手。蕭凡哪怕是大月氏大王子,對匈奴也有一股懼怕之色。
“對,所以我們姜家軍的精銳騎兵不可能耗費在大乾王朝。按照情報,這次匈奴調集的騎兵有三十萬。”姜辰說道。
“三十萬?”蕭凡臉色微變。
匈奴騎兵比大月氏的騎兵強多了。
蕭凡在幾年前曾經和匈奴交戰過,深知匈奴騎兵的強大。
“對,我想你們大月氏也可以接到消息。”姜辰說道。
“……”蕭凡沉默了。
他知道匈奴調兵的事姜辰是不可能騙人的。
“那豈不是攻不下大乾王朝了?”蕭凡說道。
“大王子,你可以從本土調兵啊,我想你們大月氏再調十萬騎兵也沒問題。”姜辰覺得大月氏根本就不會征伐天下,歷史上蒙古人,女真人能夠占據中原,就是因為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也組建了無數的仆從軍。
歷史上蒙古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實際上人數非常稀少,在統一各部之時也不過百萬人口,精銳騎兵不足15萬,鐵木真及其后人一直依靠各種各樣的仆從軍參與作戰。
而大月氏,在攻入大乾王朝后,組建的仆從軍也是非常有限的。
這也是姜辰和秋明纓不看好大月氏能夠滅了大乾王朝的原因。
聽到姜辰的話,蕭凡沉默了。
大月氏能夠繼續調兵的話,早就調了。
“大王,我就先告辭了。”蕭凡找了個借口離開了。
“這個蕭凡你們怎么看?”姜辰問道。
“蕭凡能力一般。”秋明纓說道。
“能力不說,但他應該是一個聰明人,說不定可以利用他。”姜辰說道。
“家主的意思?”秋明纓說道。
“我們只需要如此如此……”姜辰低聲說了起來。
第二天,大乾王朝的使者來了。
在大乾王朝離開后,蕭凡又來了。
“和大乾王朝和談?”姜辰聽到蕭凡的話十分意外。
“對。”
“大王子,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和大乾王朝和談了?”姜辰問道。
“剛才大乾王朝的使者就是想要和談。”蕭凡說道。
“大王子你同意了?”姜辰可不覺得蕭凡會同意和談。
“可以先和大乾王朝和談。”蕭凡說道。
姜辰明白了。
蕭凡這是拿他們姜家來試探啊。
“大王子,你們有什么條件?”姜辰問道。
“我們?大王只要……”后面的話蕭凡沒有說出來。
“行。”
姜辰沒有拒絕。
片刻后,蕭凡離開了。
“蕭凡是大月氏王子……”
“所以,劇中的大月氏王子應該是蕭凡的堂弟……”
姜辰突然想到了《寧安如夢》之中的平南王。
大乾王朝的平南王。
平南王,大乾王朝先皇的弟弟,多年前的皇城叛亂事件,平南王被心狠手辣的薛國公薛遠重創一擊,敗下陣來。逃走后的平南王,順便帶走了謝危,后來故意說出其母燕夫人病逝,其父薛遠再娶的消息,他以為仇恨的種子會在謝危心中種下。不錯,那時小小年紀的謝危對親生父親薛遠恨之入骨,可也沒忘記被平南王殺害的三百多名孩童。
平南王確實培養出了才智出眾,腹黑的謝危。不過長大后的謝危可不是任人隨意擺布的傀儡。從謝危多年來周旋于朝堂,又在邊關智救公主的一系列事情來看,他的心思之慎密,手段之高明,是遠超平南王的。那么平南王想拿捏謝危,那是相當不容易。
想掌控別人,到頭來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平南王真的是太過自負。
于是,平南王與大月國的王子勾結,試圖瓜分大乾王朝。可這次聯盟,謝危的攪局,讓大月國王子完敗。本來大月國王子就居心不良,他只是大月國王上的侄子,為了謀取王位,才和平南王與虎謀皮的。
這件事在這個影視融合世界會不會發生不知道,但卻是可以利用的。
下午。
姜辰則帶著十幾個星辰騎正大光明的進入了大乾王朝皇城。
迎接姜辰的是薛遠。
《寧安如夢》之中的定國公薛遠。
“定國公薛遠?”姜辰打量著薛遠。
劇中這個定國公薛遠當年是依仗燕敏這位燕家嫡女,才在薛氏一族的繼承戰中脫穎而出。如果不是如此,一個庶子如何可能繼承家業,繼承門楣?
因此,薛遠面對薛定非這位燕薛兩姓之子時總顯得自慚形穢,是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孩子。
薛定非一生下來就被封為世子,這是薛遠永遠無法獲得的榮譽。京城中人都稱呼他為定非世子,他越出色,薛遠就越不能忘記自己是被燕家提拔才有今天。所以,當小定非與太子一同射箭,太子輸給他卻不服氣時,薛遠竟然選擇教訓自己的孩子。
因為他從未受過世家大族的真正教導,不了解何為真正的勝負,更不懂如何引導孩子。他只是讓自己的孩子去奉承太子,用自己那些年的經驗來指導。
謝危雖然在京城長大,但七歲時已能從容面對叛軍,泰山崩塌也能保持冷靜,被平南王劫走時也從容不迫。他成長于仇恨之中,智謀出眾,決策果斷,足智多謀。反觀薛燁,他是外室所生,酒囊飯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貪圖權勢,做事永遠腦子不夠用,甚至連燕臨都無法匹敵。
領兵作戰時,貪功冒進,不聽勸告,不僅打不過還受傷,卻在戰場上呼救父親。而外室生的薛姝,雖然有一些計謀,但眼光狹隘,只顧自己的小范圍。
也就是這個原因,劇中的定國公薛遠才會失敗的。
“鄙人薛遠,見過姜大人。”薛遠行了一禮。
“怎么,你們大乾王朝就派你這個定國公迎接我?”姜辰一臉傲然的看著薛遠。
薛遠臉色一變。
“你們皇帝呢?他怎么不來迎接我?”姜辰冷冷的看著薛遠。
“姜大人說笑了。”薛遠尷尬一笑。
“走吧,帶我去看看你們皇帝。”姜辰說道。
“姜大人,請。”薛遠說道。
半個時辰后,姜辰在薛遠的帶領下來到了皇宮勤政殿。
姜辰一眼就看到了大乾王朝皇帝沈瑯。
“見過大乾皇帝。”姜辰對沈瑯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