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大宋宮詞》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她是章獻明肅皇后,宋真宗趙恒的皇后。大宋王朝第一個攝政太后。蜀地孤女,名將之后,性情機敏,才能出眾,通書史、熟知朝政,戰亂時與三皇子趙恒相識相戀,助宋真宗趙恒上位。真宗病逝后,宋仁宗即位。開啟了自己垂簾聽政的生涯,號令嚴明,賞罰有度,穩定了北宋初年安定。
李婉兒,《大宋宮詞》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李氏,杭州錢塘人。宋真宗趙恒的妃嬪,宋仁宗趙禎生母。她美貌出眾,初為劉娥的侍女。有寵于宋真宗,生下皇子趙受益并且過繼給皇后劉娥,先后受封崇陽縣君、才人、婉儀;宋仁宗即位后,冊封順容。1032年,晉封宸妃,因病逝世,享年46歲。后來,受到兒子宋仁宗追封皇后,史稱“章懿皇后”。
“沒想到遇到了劉娥。”
“有意思。”
劇中劉娥本是蜀地一個舞女,嫁于當地一個秀才為妻,不料丈夫在戰亂中去世,劉娥顛沛流離下也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在養病期間,劉娥偶然救起當時還是襄王的趙恒,襄王對劉娥一見鐘情,將她帶去了大宋都城東京,成為襄王府的一個妾室。
當時宋太宗已經時日不多,想要立三皇子趙恒(剛開始趙恒叫趙元侃,在影視融合世界,直接設定為趙恒)為太子,因此引發了太宗弟弟秦王的不滿,秦王與大臣勾結謀反,幸好太宗早有準備,與三皇子在金鑾殿上設計一舉拿下秦王。期間劉娥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太宗對元趙恒情于劉娥不滿,幾次下令處死劉娥,最后身懷有孕的劉娥逃離民間。
黃河水患期間,太宗為考驗三位皇子,派三人一同前去治理水患,期間大皇子膽小怕事,二皇子草菅人命,唯有三皇子趙恒發揮才能,成功退去黃河水患。趙恒治理水患期間,一直在尋找劉娥,最終在隔離營中找到劉娥,不料二皇子心腸歹毒,想要一把火燒死趙恒,好在二人死里逃生。
回到東京后,放火謀害三皇子的事情敗露,大皇子被嚇得神志不清,二皇子當場自刎,三皇子理所應當成為了太子人選。幾年后太宗病逝,趙恒繼位,史稱宋真宗,彼時大遼襲擾大宋邊境,趙恒為保兩國安寧,同意與遼國互換質子,將劉娥之子趙吉派往遼國,宮女李婉兒隨侍,遼國質子耶律康則交由劉娥撫養。
期間遼國質子耶律康遇難,宋遼兩國矛盾激發,爆發了澶淵之戰,劉娥的兒子趙吉也在戰爭中死去,趙恒力排眾議將劉娥接入宮為妃。澶淵之盟結束后,宋遼邊境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宋遼兩國經濟文化大融合。劉娥入宮后,逐漸發揮出自己的才能,處理政事時周謹恭密,深受趙恒的倚重和信任。
劉娥入宮多年,一直沒有孩子,為了穩固定位,將貼身婢女李婉兒推薦給趙恒。李婉兒視劉娥為親人,甘愿成為劉娥的代孕母親,暗中生下孩子后交于劉娥,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貍貓換太子”。劉娥憑借有子被封為皇后,兒子趙禎被封為太子,李婉兒從一個小丫環搖身一變皇帝生母,雖然不能擁有名分,但一直被劉娥善待,死后還被追封為了皇后。
晚年趙恒熱衷“祥瑞”,對朝政無所用心,晚年更是神魂顛倒,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劉娥決斷。以寇準為首的大臣不滿劉娥攝政,聯合一批大臣想要廢后扶太子攝政,也就是歷史上的“寇準謀反案”,最后寇準計謀失敗,被劉娥以謀反名義罷免流放。
后來趙恒病逝,13歲太子趙禎繼位,劉娥遵循趙恒遺愿,垂簾聽政主持朝局。劉娥垂簾聽政期間,結束黨爭、興修水利、創辦福利,妥善解決周邊各民族的紛爭與不安。還大膽啟用范仲淹、晏殊、蘇洵等新式人才,為仁宗親政后四十余年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大宋傳奇女子。
“現在按照趙恒的記憶,劉娥還沒有被臨幸過,很顯然,劇情已經修改了大部分。”
“不過,這對自己來說,是一件好事。”
“李婉兒……”
“劉娥對自己的好姐妹李婉兒沒有這種防范意識,所以她們的關系因為一個趙恒而決裂了。”
劇中,李婉兒為了能夠得到給趙恒侍寢的機會,李婉兒在趙恒的必經之路上跳起了《霓裳羽衣曲》。借著皎潔的月光,舞動的李婉兒就像是天上下凡的仙子一樣,深深地迷住了趙恒。
像仙子一樣的確有點夸張,不過李婉兒的真實身份也絕對不簡單。結合她所跳的舞蹈以及她的姓氏,不難猜出,李婉兒必定是大唐的皇親國戚。
因為李婉兒跳的《霓裳羽衣曲》與趙恒見過的不太一樣,她可能跳的是真正的原版,身份自然呼之欲出。對于李婉兒的身份,以劉娥的聰慧應該早就猜到了,趙恒應該也有所懷疑,但他們兩口子卻并沒有太過在意。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李婉兒是否能誕下子嗣。
劉娥滿腦子都是為了趙恒和李婉兒好,只希望自己的好姐妹可以得到趙恒的恩寵,然后兩人一起侍奉這個被她們深愛著的男人。很可惜,這只是劉娥的一廂情愿罷了。在侍寢之后,李婉兒就像徹底變了一個人,與劉娥越來越疏遠,直到關系決裂。
她們姐妹倆可以為對方去死,李婉兒為何會與劉娥決裂呢?無外乎是這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與化名木易的楊四郎有關。
在被送去大遼做人質期間,李婉兒結識了寡少語的木易,并且多次被對方所救。英雄救美為李婉兒埋下了感情的種子,就算木易娶了鐵鏡公主為妻,她也沒有放棄。眼看李婉兒被單相思折磨,這段感情不可能有結果,作為好姐妹的劉娥替她著急了。為了斬斷李婉兒的情,劉娥向趙恒提出,讓木易回大遼和鐵鏡公主過日子。
劉娥的確是為了李婉兒著想,可是她卻沒有親自與李婉兒商量過就替她做主了,因此李婉兒并不承她的情,反而心里還有點埋怨劉娥。在李婉兒心中,劉娥就是那個棒打鴛鴦的惡人。她要抓住給趙恒侍寢的機會,以此來提高自己在宮里的地位,為她以后報復劉娥做準備。
得到趙恒寵幸,李婉兒自認為不需要劉娥這個領路人了,以后還有可能成為仇人,她自然要與劉娥決裂。
第二個原因:她想掌握自己的命運
通過木易這件事,李婉兒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她終于明白,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地位,才有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她不想再做一個伺候人的小宮女了,她也不想活在劉娥的陰影之下。當一個人體驗到上位者的奢華的時候,她就會像李婉兒一樣迷失其中,無法自拔。
如果她不與劉娥決裂,就永遠只能跟在劉娥身后,她永遠無法超越劉娥,有些東西她也永遠無法得到。所以,這也是她選擇與劉娥決裂的原因之一。
李婉兒在成為趙恒的妃子后,生下了皇子趙禎(即后來的宋仁宗)。然而,孩子出生后不久便被劉娥抱走,作為自己的兒子撫養。李婉兒因此未能真正履行母親的職責,甚至被關入冷宮,孤獨終老。
在冷宮中,李婉兒得知趙恒去世的消息,心中充滿了怨恨和絕望。她選擇用極端的方式隨趙恒而去,并將能證明劉娥無辜和趙禎身世的遺詔帶入棺材,以此報復劉娥。
李婉兒去世后,劉娥在宰相呂夷簡的建議下,以皇后的禮儀將她安葬,并在棺木中填滿水銀以保存尸身。然而,宋仁宗后來得知真相后,一度誤解劉娥,甚至派兵包圍劉氏家宅。直到發現李婉兒的尸身不腐且以最高禮儀入殮,仁宗才意識到自己誤解了養母劉娥。
“李婉兒……”
“按照趙恒的記憶,是跟著他多年。”
“不過,現在還在劉娥的身邊。”
姜辰腦海中閃過各種念頭。
看著行禮的劉娥和李婉兒,姜辰開口道:“起來吧。”
“謝官家。”劉娥和李婉兒站了起來。
“你怎么在這里?”姜辰向劉娥問道。
“官家,我來御花園賞花好。”劉娥躬身回答道。
“是嗎?那跟朕一起走走。”姜辰說道。
“臣妾遵旨。”劉娥說道。
姜辰向前走去。
劉娥緊隨其后。
賀蘭茗玉和李婉兒跟在后面。
現在明面上,賀蘭茗玉是姜辰的侍女,李婉兒是劉娥的侍女。
對此,賀蘭茗玉沒有什么想法。
一個皇帝都有三宮六院。
姜辰比皇帝強多了,三宮六院根本就配不上他。
而現在姜辰明面上的趙恒,但只要半個月,劉娥這些人要么是侍女,要么是妹妹。
……
姜辰和劉娥邊走邊聊。
有了趙恒的記憶,姜辰根本就不擔心被暴露。
現在一千錦衣衛已經訓練完成,皇宮已經在控制住了。即使是暴露了,劉娥等人要么自盡,要么臣服。更何況,在汴京還有八千錦衣衛已經訓練完成了,有了這幾千錦衣衛,即使控制汴京完全沒問題。
當然,現在姜辰和劉娥聊的是風花雪月。
在《大宋宮詞》之中,趙恒的女人并不多。
現在郭清漪,潘玉姝,劉娥,李婉兒四人已經見到了。
姜辰想取趙宋代之。
自然不會放過劉娥等人。
劉娥等人雍容華貴,哪怕留在身邊,服侍他沐浴也不錯。
“前面是渡云軒?”姜辰問道。
“是的。”劉娥點點頭。
“走,朕過去坐坐。”姜辰明白劉娥是故意引到渡云軒的。
渡云軒是趙恒為劉娥安排的住所,雖然在影視融合世界趙恒還沒有臨幸過劉娥,但趙恒對她非常寵愛,所以就讓她住在皇后旁邊的宮殿。
“是。”劉娥應了一聲。
很快,姜辰和劉娥來到了渡云軒。
“婉兒,去泡茶。”劉娥對李婉兒說道。
“是。”李婉兒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劉娥看向姜辰。
姜辰伸手一攬,將劉娥摟到懷里:“鶯兒(劉娥小名)找朕過來,是否有事?”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