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率領的機群中有4o架“翠鳥”42架“魚鷹”以及24架掛著炸彈的“食雀鷹”。因為他們攻擊的是沒有防空戰斗機的日本第一戰列艦隊所以就沒有要護航戰斗機。在起飛的時候有三架轟炸機因為動機故障隨后就返回了艦隊。實際上這一機群只有1o3架戰機。不過對鄧子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為了搶在天黑之前攻擊日本艦隊機群一直在以最快的度飛行。24o海里對最慢的“魚鷹”來說需要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在到達日本艦隊上空的時候天色差不多就已經黑了。因此鄧子沒有讓其他的轟炸機跟自己一起前進而是讓度最快的“食雀鷹”跑到了最前面隨后是“翠鳥”他率領的“魚鷹”在最后面。不過鄧子的運氣沒有這么糟糕因為日本艦隊也正在向琉球島方向航行。因此在轟炸機群到達了日本艦隊上空的時候距離天黑還有2o分鐘!
先到達的“食雀鷹”并沒有攻擊位于艦隊核心的那六艘戰列艦而是對準了艦隊外圍的那些驅逐艦巡洋艦。本來“食雀鷹”掛上炸彈就是在“客串”轟炸機那些戰斗機飛行員的投彈技術就不怎么樣。如果讓他們去轟炸防空火力強大的戰列艦那簡直就是在去送死外帶浪費彈藥。因此在出的時候這些飛行員就被明確告知先轟炸日艦隊外圍的驅逐艦與巡洋艦然后用航炮與機槍掃射敵戰艦上的防空炮位為后面的轟炸機掃清障礙。當然戰斗機的飛行員也樂于執行這樣的任務至少他們用航炮掃射戰艦的技術要比投彈地技術熟練得多。
“食雀鷹”投完了炸彈。開始用航炮作為武器攻擊戰艦的時候“翠鳥”機群也到達了日本艦隊上空。這些“翠鳥”的任務就是直接轟炸那六艘威脅最大的戰列艦了。在沒有防空戰斗機攔截的情況下高飛的“翠鳥”很輕松的就到達了戰列艦地上空。然后這些“翠鳥”在落日的余輝下向海面上的戰艦起了俯沖。讓“翠鳥”飛行員有點驚訝的是這六艘龐然大物般的戰艦上地防空炮火并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么密集甚至不如琉球島海戰時那些日本重巡洋艦上的防空火力兇猛!
當時日本把生產出來的新式防空炮都裝在了第一航空艦隊的戰艦上。而其他艦隊地戰艦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改進。更重要的是第一戰列艦隊的六艘戰列艦(“扶桑”“伊勢”“長門”三級各兩艘)中有四艘是在一戰期間建造地。雖然都在戰爭中幸存了下來但是其性能已經嚴重落后了。而“長門”級也是在戰爭結束后不久開工建造的也有近二十年的艦齡了其各項性能都顯落后。而唐帝國的同期戰艦很多都已經退役。或者干脆就被送去當訓練艦使用。其實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的國力與其野心是不成正比的。一路看中文網這六艘戰列艦上的防空火力都沒有得到加強!
雖然日本艦隊的防空炮火顯得很密集。但是“翠鳥”地飛行員都現在他們到達了日本戰艦上空的時候反而沒有多少炮彈朝他們射來。四十架“翠鳥”分成了六批分頭向海面上的六艘戰列艦殺了過去。有了琉球島海戰的經驗這些飛行員幾乎都是在最低限制投彈高度上拋下炸彈的。這能夠保證炸彈有足夠地命中率。
遭到攻擊的六艘戰列艦立即開足了馬力迅向南轉向不過其最大度都在25節左右(這也是沒有被編入航母艦隊地一個重要原因其度無法跟上航母的度。也就無法為航母提供掩護)而且都極為笨重。雖然六艘戰艦都左躲右閃避開了一批炸彈不過最后仍然難逃厄運。最先重彈的是位于艦隊最后面的“扶桑”號戰列艦一枚5oo公斤的航空穿甲彈直接落在了后甲板上炸彈爆炸時。戰艦的艉部突然向下一沉然后又被彈了起來。好像下面安裝了彈簧一樣。接著另外三艘戰列艦都挨了炸彈“長門”號在十秒鐘內連續被兩枚炸彈命中。
當鄧子率領“魚鷹”機群趕到的時候西面的夕陽只剩下一半還在海平面上了。“翠鳥”機群也已經投完了炸彈正在返航。鄧子一眼就看到了拖在最后面的“扶桑”號他沒有遲疑立即呼叫了附近的五架“魚鷹”朝著“扶桑”號就殺了過去。機群是從西方進入的正好在落日的余輝下。戰艦上的防空炮手立即就現了這六架“不安好心”的魚雷轟炸機周圍兩艘重巡洋艦上的防空炮手也看到了這六架“魚鷹”接著成批的炮彈就打了過來。
這次鄧子沒有拼命他可不想在這里完蛋。“扶桑”號的度只剩下了不到8節艦艉上還冒著黑煙顯然推進系統遭到了破壞。這樣的戰艦根本就沒有能力躲避魚雷攻擊。鄧子先在1ooo米的距離上投下了魚雷接著另外五架“魚鷹”也投下了魚雷。在他們撤出戰斗的時候竟然沒有一架中彈那些橫飛的防空炮彈全都打到了海里去。這也只能說明第一戰列艦隊的日本防空炮手的素質確實不怎么樣。
四條魚雷葬送了“扶桑”號而射失的兩條魚雷中有一條正好打中了“扶桑”號右舷方向上的一艘驅逐艦。不過這個戰果沒有記在鄧子他們的名下因為當時沒有人知道這艘驅逐艦也挨了一條魚雷。
其他的“魚鷹”也迅的進入了攻擊位置然后對另外五艘戰列艦動了攻擊。在這輪攻擊中除了“扶桑”號沉沒之外“山城”號中了兩枚炸彈三條魚雷“伊勢”號的損失也不小這兩艘戰列艦都先后退出了編隊返回了日本本土。
張鼐鼎的機群晚了一個半小時才到達日本艦隊附近。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為了能夠尋找到海面上的日本艦隊張鼐鼎讓機群降低到了5oo米的高度然后全力搜索海面上戰艦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