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亮,同樣的高強度奔波再次開始。
教室、訓練場……她的身影在不同的地點頻繁出現。
如此高強度地持續了一周,莫蘭對她目前所選擇的這些課程的難度、老師的教學風格以及自身接受程度都有了清晰的了解。
哪些課程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哪些可以適當加快進度,她心中已然有數。
在這一周的課程全部結束后,她立刻聯系了各位老師,直接預約了后續的課程,將她那本就密不透風的課程表向著更遠的未來延伸出去。
莫蘭沉浸在自己瘋狂的學習節奏中,并未意識到她在鏡墟大學的教師圈里,已然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每一位為她進行過單獨授課的老師,無一例外,都被她那恐怖的學習能力、吸收效率和舉一反三的悟性所震撼。
無論是復雜的武技招式,還是晦澀的理論,她往往只需演示或講解一兩遍就能掌握精髓,甚至能提出頗具深度的疑問。
這種教學體驗,對于老師們而,堪稱酣暢淋漓。
然而,這種“極致體驗”的后遺癥很快顯現。
當這些老師結束與莫蘭的高效一對一教學,轉身去給普通班級上集體大課時,巨大的落差感瞬間襲來。
看著臺下學生們需要反復講解才能勉強理解,練習多遍依舊動作變形的“正常”學習速度,幾位老師一時竟有些難以適應。
尤其是那位以嚴厲著稱的高級步法老師詹敏。
她剛給莫蘭上完幾節堪稱“享受”的私教課,轉頭就看到高級班的學生連最基礎的連環變向都做得磕磕絆絆,心中的火氣“噌”地就冒了上來。
“重心!說過多少次了!重心要沉下去!不是讓你彎腰駝背!”
“預判!你的眼睛長來是出氣的嗎?看不到模擬攻擊的軌跡?”
“太慢了!你們這速度,在真正的鏡空間里早被鏡獸當點心了!”
課堂上的氣氛前所未有的壓抑,學生們被訓得灰頭土臉,叫苦不迭。
終于,一個膽大的學生忍不住在課后小聲抱怨:“詹敏老師最近是怎么了?吃炸藥了嗎?比以前恐怖了一百倍!”
這話恰好被詹敏聽到,她猛地轉過頭,眼神銳利如刀,冷聲道:“我怎么了?我是在救你們的命!就你們現在這水平,再不努力,連剛入學的新生都要比你們強了!”
學生們頓時嘩然,面面相覷,不敢相信。
哪個新生這么厲害?能讓詹敏老師說出這種話?
類似的情景在不同課堂陸續上演。
老師們恨鐵不成鋼之時,總會忍不住拿莫蘭舉例子:
“看看你們!人家莫蘭同學昨天才學的內容,今天已經能熟練應用了!”
“這個問題,莫蘭同學在第一節課時就提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你們要是有人家一半的努力,也不用花鏡幣來上幾遍同樣的課程了!”
“莫蘭”這個名字,伴隨著老師們各種稱贊和對比,迅速在新生和老生之間傳開了。
大家私下里紛紛打聽,這突然冒出來的“莫蘭”到底是何方神圣?
結果一合計,所有信息都指向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莫蘭,就是今年剛入學的少年班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