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楷的這番話,自然是一句玩笑話。
畢竟,李承乾身為太子,他的身世可以說早就傳得廣為人知了。
生于武德二年的太極宮承乾殿,蒙當時的陛下李淵賜名承乾。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第一時間敇封自己的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入主東宮。
而后一路到現在。
所以,對于李承乾的年齡,那是真的誰來都沒法子說閑話。
太過于正大光明了。
所以,方才那話,真的只是一句玩笑。
可有時候,人們總是把真話當成玩笑說出來。
至少在鄭智楷心中,他是絕對不會拿李承乾當做普通少年對待了。
傻子才那么干!
鄭智楷借著二人嘻嘻哈哈、玩笑幾句的功夫,重新調整了一番心態之后,終于轉回正題道。
“殿下,您覺著,草民這個小家,以后該往何處走呢?”
李承乾深深地看了鄭智楷一眼,而后玩味的問道。
“不知你現在子嗣情況是?”
鄭智楷恍然大悟般的一拍腦袋,而后才笑著道。
“草民如今有三子一女,其中小女行三!”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既如此的話,兒子這一輩,別走仕途了,孫輩可以走!”
“這樣一來,反倒是多了幾分優勢!”
鄭智楷聞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問道。
“殿下可否直?”
李承乾想了想后,沉聲道:“此事其實說開了很簡單。”
“你若真想拿出這么大代價都要把女兒送到本宮身邊,那圖謀的就是自己的小家從世家轉為勛貴!”
“哪怕這個勛貴是外戚,在你看來也并無不可。”
“但如此一來就有個問題,眼下大唐朝堂上已經有一個旗幟鮮明還風生水起的外戚了,哪里還容得下第二個?”
鄭智楷先是一怔,而后臉色猛的一變,終于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李承乾卻好像沒看到這一幕一般,繼續說到。
“有我那位舅舅在,外戚只會有且只有他一人!”
“可如果你經商,那就不一樣了!”
“甚至可以說,你若走商路的話,鄭氏,準確的說鄭家在你手里的發展會比仕途更好!”
鄭智楷聽到這兒,猛的抬頭看向了李承乾。
“為何草民感覺殿下在建議和提醒草民一定要走商路呢?”
“經商……乃是賤業啊!”
李承乾聽到這話,嗤笑了一聲,上下打量了鄭智楷兩眼后,戲謔的說到。
“鄭家主,這話,哄哄普通人就算了,你自己怎么就信了呢!”
“都說士農工商,商乃賤業,可你覺著東市、西市那些個豪商不說,光是那些個普通鋪子里的掌柜,他們難道日子過得不比城外的農戶和城內的工匠要好?”
“甚至他們認識、結交的官吏都是一大把!”
“更別提那些個混得風生水起,水力攥著大把銀錢的豪商了!”
“他們之中實力強的,早就已經招募門客、組建商隊、修筑堡壘成為地方豪強了。”
“商路?”
“呵,那就是豪強之路!”
鄭智楷這會兒多少有些難繃。
他無語的看著李承乾,苦笑著問道。
“殿下,您為何會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