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作戰的核心就是最開始不與敵人太過糾纏,待知己知彼之后,從而一鼓作氣突襲防御薄弱的地方!”
“而運動戰是利用兵種優勢,在戰斗中進行拉扯與襲擾,待對方露出疲態時,再一舉進攻獲得勝利。”
“結合這兩者,并改良升級,就是游擊戰術!”
眾人就像是一個個聽課的學生一樣,認真的學習著王燁口中的游擊戰術,雖然大部分人都聽得一懂半懂,但卻王燁更加敬佩不已。
原以為王燁在智謀與戰力上已經登峰造極,沒想到他竟然對兵法、戰術都有著頗深的見解。
這不由讓人想起了陳南庭的那句:“先生乃是應這亂世而出的奇人……”
“都……都能理解吧?”
講完這兩個戰術得到核心要領,王燁試探性詢問眾人。
眾人齊齊點了點頭,示意他們明白了!
如此白話文的講解和舉例,但凡聽得懂大燕朝官話的人都能明白,只是明白不等于能運用而已。
“好吧,不求你們會用,只要能聽懂,能理解就好。”
王燁攤了攤手,淡淡道。“那接下來我就給你們講,什么是游擊戰……”
“這還要重塑到很久很久以前……”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就好像在聽王燁講故事一樣。
其實游擊戰自古就有,只不過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少之又少罷了。
若說戰術的使用,放在王燁前世都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與匈奴作戰的情況。
當時的匈奴襲擾中原差不多用的就是這游擊戰術,只不過那時還并沒有人這樣稱呼而已。
匈奴利用騎兵的優勢拉扯戰斗,突襲防御薄弱的城鎮,看到漢朝大軍來了就撒腿就開跑,在大漠里面消失的無影無蹤。
等漢朝軍隊轉悠了好幾圈找不到匈奴的主力就只能撤回,然后匈奴又一次卷土重來,燒殺搶掠,弄得漢朝相當被動,卻又無可奈何。
然后漢朝也吸取了經驗教訓,也開始組織了相應的隊伍,還把這支軍隊的將領叫做游擊將軍,這才是“游擊”二字名字的首次出現。
不過當時還并未有人對“游擊戰術”進行命名,只是都知道這個將軍稱號而已。
后來慢慢在明朝,清朝延續使用“游擊將軍”這一稱號,游擊戰術這才真正被定義。
要說游擊戰術從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到家喻戶曉,人盡皆知,那就是王燁前世偉大的領袖發明的那十六字基本原則了……
那才是真正把游擊戰精髓點出來,并發揚光大的時代!
而在這個時代,大燕王朝的各項生產水準、發展情況已經等同于王燁前世歷史中的隋朝末年了。
他們游擊戰這個思路也早就產生了,只不過叫法和使用方法不同罷了。
在大燕王朝,游擊戰的概念就是王燁剛剛提到的迂回作戰與運動戰。
只不過這兩種戰術還僅僅只是具備游擊戰的雛形,而并沒有真正領悟游擊戰的精髓而已。
“那恩公,游擊戰術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