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鄉里居然這么困難。
“大家集思廣益,想想辦法。”
看到大家都有點震驚的樣子,唐小舟不咸不淡的說道。
雖然已經表態支持鄭青云,但并不意味著他就跟鄭青云是無腦的站在一條戰線上,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求同存異罷了。
“我建議先摸清各村勞動力底數,然后發動在外能人捐資。”
趙思嫻聞率先開口,她的聲音清脆卻帶著一絲緊張,翻開筆記本時,紙張摩擦發出細微的聲響:“去年隔壁青河鄉就是用這個辦法,解決了村道硬化的資金缺口。”
“這法子比義務投工靠譜多了。”
宣傳委員田思豪興奮地點點頭,臉上洋溢著笑容:“我們可以做個‘我為家鄉修水渠’的募捐活動,只要宣傳做得好,不愁湊不到錢。”
“這樣合適么?”
李俊達作為紀檢委員,眉頭皺了皺道。
“老李同志,時代不同了。”
常務副鄉長趙杰打斷李俊達的話,他的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集資搞建設是趨勢,但工程款審批流程必須嚴格規范。”
說著話,他對李俊達說道:“這方面就得靠你們紀委把關。”
“如果是這樣,那我沒意見。”
李俊達推了推眼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放心,我會盯著每一筆資金的流向,誰要是敢動歪心思,我第一個不放過。”
他的話讓會議室的氣氛陡然一緊,幾個干部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
就在這時,作為副書記的周華終于從窗外收回目光,他清了清嗓子,打破了短暫的沉默:“我認識一家生態農業公司,他們手里有一個生態農業項目,大概需要一千畝土地,對方愿意預付百分之二十的土地流轉費,但需要鄉政府出具擔保函。”
生態農業項目?
聽到這句話,眾人面面相覷,都是一臉茫然。
就連鄭青云和唐小舟也沒想到,這位周副書記竟然給大家帶來這樣的驚喜。
“老汪。”
這個時候。
鄭青云看向鄉財政所的所長汪建設,笑著問道:“你算算,如果我們擔保的話,有沒有風險。”
“好的。”
汪建設一愣神,隨即拿出手機上的計算機開始酸了起來。
他的手指在計算器上快速跳動,眉頭越皺越緊,許久之后抬起頭看向鄭青云等人說道:“擔保風險太大了,萬一項目出了問題,鄉里根本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老于,那你覺得呢?”
鄭青云微微點頭,看向了派出所的所長于文波。
于文波聞搖搖頭,對鄭青云說道:“鄉長,經濟發展的事情我是不太懂的,但我覺得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如果這家公司萬一有什么問題,咱們接下來怎么跟全鄉的老百姓交待,怎么跟縣委縣政府交待?”
很顯然。
對于這個所謂的生態農業項目,他是不太好看的。
眾人聞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第一個反對的人竟然是派出所的所長。
“老于,你既然不懂經濟發展,我看這個事情你還是不要妄下判斷。”
周華眉頭皺了皺,看了一眼于文波說道。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家伙分明就是鄭青云的人,縣長來之前可是交代過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