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這兩日來。
每日都有策馬離城的將領,還有許多官吏也是連年都未曾過完,便拖家帶口的離開了應天。
這些人有文有武。
但都有著一個共同點。
都是由朝廷簽發了調令,經由兵部,吏部,發派各地領兵,掌管一方政務的。
沒有任何異議。
這些人都是奉命去各處要地接管軍政的。
首先自然就是接管那些藩王封地內的軍隊,每一個將領至少帶了十個以上的軍官,還有從屬的燕軍將士,攜大將軍調令而去。
至于文官,自然是去接管許多藩王封地的政務,還有那些布政司的政務。
趁著如今他們都在應天,哪怕他們已經被逼無奈的同意了,但是在這等情況下,也必須是快刀斬亂麻,先將他們的兵權與政權都奪了再說。
至少現在他們現在都在掌控之中。
如若讓他們回到了封地,還讓他們掌握了兵權,那必有很大的阻力了。
哪怕是不敢明著對抗,那暗中也會使絆子。
這些也只是一提。
待得年節過后,藩王歸封地后,整個大明的一切也將迎來大變。
朱允炆耗費苦心都沒有辦法解決的藩王之禍,朱棣卻是可以輕易解決了。
鐘山,孝陵!
處于應天城境。
乃是大明的皇陵。
而今日。
皇陵之外,禁衛軍肅然。
朱棣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徐妙云一身皇后宮裝。
身后還跟著一眾身著王袍的藩王。
每一個人都是無比正肅。
在他們面前的,正是大明的開國太祖,他們的父皇,皇祖父的陵墓,還有馬皇后的陵墓。
“兒臣朱棣。”
“今,攜一眾弟弟,一眾子侄。”
“祭拜父皇。”
朱棣站在最前面,大聲對著眼前的陵墓說著。
隨后手持香燭,跪地一拜。
一旁徐妙云也是立刻跪地一拜。
在當朝皇帝與皇后跪地祭拜的一刻,他們身后的藩王也是紛紛跪地祭拜。
今日這祭拜,便是皇族祭拜。
并非群臣。
在后面,群臣則是躬身參拜。
“兒臣孫臣拜見父皇皇祖父。”
在朱棣身后的眾多藩王紛紛跪下,大聲高呼。
這一刻。
孝陵前。
無限哀容。
當然。
對于曾經朱元璋親自教導撫養長大的,比如朱棣,感情自然是深厚一些,但是其他的藩王則是沒有這種機會了,倒是幾個嫡子出身的還有機會,比如秦王與晉王,他們曾經作為嫡孫,也是得到過他們皇祖父的親自教導。
唯有朱標,老二,老三,老四四個嫡子子孫才有這種機會。
隨后。
在禮部官吏的主導下。
祭拜之禮按規矩進行著。
持續了許久之后。
禮節才完畢。
而這時!
也是要到真正的重點了。
朱棣站起來后,轉過身,看向了追隨而來的藩王與大臣。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