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
對于已有二十萬大軍駐守到了應天府長江渡口的情況,朱允炆并不清楚。
在他原本的旨意下。
便是大軍聚集之后,立刻北上增援,可到了齊泰這里,竟然是駐守長江渡口。
“皇上。”
“如今的情況,叛軍已經在揚州府占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就算鎮守長江的這二十萬大軍再渡江過去,兵力仍然不及叛軍,無非是將我朝廷兵力葬送不止。”
“所以臣提議,將這二十萬大軍駐守在長江,扼守長江,保我應天不失。”
“而這二十萬大軍之中還有五萬水軍,絕對足可阻擋叛軍渡江,而且臣已經下了密令,命揚州府渡口的守軍焚毀一切渡船,防叛軍奪船南下。”齊泰站出來,一臉正色的說道。
聽到這話。
朝堂上不少大臣紛紛色變。
“皇上,萬萬不可啊。”
“如今援軍已至長江,理當立刻北上增援大將軍他們。”
“倘若不支援,那揚州府的將士就真的成為了困獸,根本不可能與叛軍相爭,最終白白損耗了我朝廷的軍力。”
“請皇上萬萬不可如此啊。”
武臣之中的一個老將站出來,語重心長的啟奏道。
但是在這老將開口后。
立刻就引來了齊泰的怒目而視。
這老將不是別人,正是最先開始征伐朱棣的耿炳文。
“長興侯。”
“難道你覺得將這些大軍北上增援后,就能夠擊潰叛軍嗎?”齊泰眉頭一皺,冷著臉對著耿炳文道。
“不說擊潰叛軍,但至少能夠將叛軍阻擋在揚州之內,也至少不會讓駐守揚州府的將士淪為棄子。”耿炳文大聲回道。
“謬論。”
齊泰冷冷喝道,帶著一種對戰局把握的堅定道:“駐守揚州府的將士皆是我大明的勇士,他們為國守衛疆土,便是職責所在,朝廷也從未將他們視為棄子,如今時勢,我朝廷必須考慮如何守衛應天,而不是一個府域的得失。”
“所以,長興侯。”
“除非你能夠告訴我,你有十足的把握守住揚州府,甚至擊潰叛軍,否則我斷然不會讓這二十萬將士北上,一切當以應天為主,一切當以皇上的安危為主。”
齊泰說著,抱拳對著高位上的朱允炆一敬,那叫一個義正辭。
“齊尚書之有理,如今根本還是在于守護應天為主,而非揚州。”方孝孺站出來,大聲附和道。
“不錯。”
“臣附議齊尚書的之。”
“這二十萬大軍,理當鎮守長江,不讓叛軍南渡。”黃子澄也是立刻道。
三個輔政大臣齊開口。
對于朝堂上的決策可想而知。
“三位大人之有理。”
“如今還是理當以拱衛應天為主。”
“臣附議。”
“揚州府在長江以北,只要我軍扼守渡口,扼守長江沿岸讓叛軍無法渡江南下,必可阻叛軍于江北。”
“不錯。”
“如今還是理當以應天府為重啊。”
“臣附議……”
一個個大臣站出來,紛紛附和。
隨著這些大臣站出來,成功引動了整個朝堂。
耿炳文看到這一幕,氣得老臉漲紅,想要開口,卻不知道怎么開口了。
“難道,諸位將軍都沒有異議嗎?”
耿炳文極為不甘心的看向了武臣一列,此刻的他,顯得無比的孤單無助。
可面對耿炳文的目光,所有的武將都是低著頭,沒有任何人開口支援他。
或許。
有不少人已經對這朝廷徹底失望了。
也有些人是知道如今的朝廷根本視他們武將如草芥,所以根本沒有想法賣命。
還有些的或許都已經暗中投效朱棣了。
總之。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朱棣之前對南邊朝廷會不會派兵來揚州府增援,一切都已經被他所猜透了。
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