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
王強提出的建議非常具有可行性。
城里物資豐富,不代表什么東西都有。
農村的中藥材和山貨,正是城里缺少的物資。
加上恢復中醫藥地位沒有多長時間,藥材供應尚未形成體系。
如果這個時候拿一些高級藥材當禮物,確實能夠獲得袁偉的好感。
“趙大爺,您認為我應該給袁偉準備哪些高檔藥材呢?”
尋思一會,陸遠覺得應該找趙大爺商量商量,畢竟趙大爺才是真正的中醫,比陸遠更加了解藥材的特性。
而且趙大爺活了幾十年,人情世故方面的經驗,絲毫不比兩世為人的陸遠差多少。
見了面,陸遠將事情全盤講了一遍。
“你這孩子又犯了燈下黑的毛病。”
趙大爺抽了口煙,淡淡一笑道:“王強的建議沒毛病,但是方向錯了。”
“方向錯了,這是什么意思?”
陸遠納悶道。
“你想想看,袁偉才多大,你送什么不好,偏要送人家藥材,即使是一番好心,人家也未必會這么想,甚至會認為你是在羞辱他。”
趙大爺苦笑道:“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子,收了一堆藥材當結婚禮物,你這不是擺明說他身體不行嗎。”
“哎呀!”
陸遠一拍腦門,確實是這么回事。
送禮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既要考慮到對方的脾氣喜好,更要考慮收禮之人的身體情況和年齡。
給一個剛結婚的年輕小伙子送材,這就好比給過大壽的老人送鐘表。
心是好的,可是意思全變了。
“是我考慮不周,忘了現在的人不待見中藥。”
陸遠自嘲地笑了笑。
只想著藥材放在城里屬于稀缺玩意,送幾樣高檔藥一定能和袁偉搭上關系。
但是卻忘了給年輕人送藥意頭不好。
更忽略了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能像王強一樣信任中藥。
突然,陸遠腦中靈光一現。
趙大爺剛才說自己犯了燈下黑的毛病,而不是說拜錯了神。
也就是說,送藥材這件事情是可行的。
只是不應該送給年輕人。
一瞬間,陸遠恍然大悟。
“趙大爺我明白了,要送藥材,就應該送給老人。”
趙大爺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點頭道:“王強認可中藥,是因為他親身感受過中藥的療效,換成其他年輕人,未必相信中藥具有治病養生的功效,反倒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更為篤信。”
“畢竟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對于中藥和中醫還是非常相信的。”
“對對對,是怎么回事!”
陸遠連忙點頭。
中醫藥有著數千年歷史,卻在本世紀幾度沉浮。
五十年代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破四舊,中醫藥被列為封建產物,受到了嚴厲的批判。
從那時開始。
中藥與神棍掛上了鉤。
一直到最近兩年,上面開始重視起中醫藥,陷入低谷的藥材重新回到了老百姓面前。
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畢竟戴了近二十年的封建帽子。
這段時間又是新一代年輕人出生成長的日子,像王強,袁偉這樣的年輕人,對于中醫藥始終抱著刻板偏見。
一直到八十年代初,經過上面的大力宣傳,老百姓對中醫藥又產生了奉若神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