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心情憤慨,老顧把心里憋了許久的話一股腦兒倒給了閨女顧漫。
顧漫一聽就明白了七八分。
這不明擺著嗎?
客戶要的還是原來的貨,可廠里用的料子卻悄悄換了樣。
廠長管著原材料驗收這一關,卻睜只眼閉只眼讓次品混進了車間……
這只能是廠長出了問題,開始偷工減料,吃回扣了唄。
上一世,她做過不少生意,和很多人打過交道。
有些吃回扣的甚至會主動要求她給留返點,不然就不跟她做生意。
這種事情太常見了!
“爸,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廠長有問題?”顧漫壓低聲音,小聲的問道。
老顧聽了,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不能吧?廠長都做了十幾年了,從建廠開始就在這廠子里,要出事也該早出事了。”
顧漫聽了,將前兩年的新聞道了出來:“我之前看報紙,報紙上就寫了,前年有個大廠因為緯密不足遭索賠,調查發現技術科私自修改工藝單,車間主任默許工人調快車速,質檢科長為完成交貨量放行疵布,而這一切,都是廠長在暗中默許的。”
那會的大廠之所以會出這種事,也是因為“廠長負責制”導致的。
一個人的權力太大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別說,這紡織廠還是廠長專屬管轄的,幾乎是他的一堂,他說了算。
山高皇帝遠,這時間長了,難免會經受不住誘惑,動起了歪心思。
后面的猜測,顧漫沒有說。
她爸不傻,相反,她爸很聰明。
有些事情,她只需要點出來,她爸就能秒懂。
老顧沉默著,沒有說話。
半晌過去,老顧突然起身,帶著顧漫來到了車間后面的倉庫。
這里堆積著一堆的原材料,而原材料送來的送貨單上也清楚地寫著高支紗,但角落里堆放著的,卻是低支紗!
“你看哪,這明明就是低支紗,送貨單上怎么能寫高支紗。”老顧翻出送貨單,手指點著‘60支高紗’的字樣,氣得胸口都在生疼。
這些可都是錢,都是他老友顧明的錢啊!
“爸,你別急。”顧漫看了一眼送貨單。
這年頭都是手寫單據,連復寫紙都是稀罕物。
她發現單據上的字跡深淺不一,明顯不是同一人所寫。
再翻出上個月的存根一對比——好家伙,連“紡”字的偏旁寫法都不一樣!
順著墻根檢查,顧漫突然在倉庫門縫里發現疊著的單據。
打開一看,竟是另一套賬!
同樣的進貨日期,數量卻對不上號。
最絕的是每回前腳剛送貨進廠,后腳就有對應的出庫記錄。
這個時候沒有打印機,沒有攝像頭,說什么做什么,全憑一張嘴、一只手。
“爸,這高支紗的供應商是不是顧伯父指定的?”顧漫的聲音有些發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