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的意思段羽明白。這就類似于養寇自重。不能讓涼州快速的安定下來,但也不能讓涼州太亂。要掌握這中間的一個尺度。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來不可避免。但有一點是賈詡也算不到的,那就是幾年之后,大漢將崩。段羽需要的是一個大后方,一個絕對穩定的大后方。只有這樣,他才能憑借這一點和關東的那些士族豪族們一爭天下。否則,就以這混亂的涼州,這幾十萬的人口,他憑什么和光是汝南郡一地就有百萬人口的關中士大夫們一爭天下?冀州之地,光是一州之地就能豢養百萬兵馬。涼州呢?別說百萬,十萬都不可能。涼州一共就只有五六十萬的人口。就算是加上并州六十萬人口,也不過才百萬人口。沒有強大的生產力,十抽一豢養十萬兵的情況下,只會讓后方加速崩潰。所以,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平涼,也能治涼。甚至于,治羌為己用。再有一個辦法就是提高生產力,吸納口人。這需要一個契機。黃巾之亂。黃巾之亂的來源根本并非是一幫信徒想要打破什么規則。黃巾之亂的根本,是因為百姓吃不飽,是因為嚴重的土地兼并,是因為不斷地天災人禍導致流民和亂民的產生。段羽在心中權衡的時候,賈詡也開口了。“如果主公治涼,一味采用鎮壓,如今日這般,那日久積累,必將會引起聯合反抗。”“最終會導致主公只能在治涼的路上越走越遠,只能采用一味的鎮壓。”“鎮壓,立威,震懾只是手段,并非是治涼之策。”“這一點主公要分清。”段羽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明白。一味的殺戮,只能換來畏懼,他在涼州還好,一旦有一日他不在涼州了,畏懼就會滋生出反抗。或者說是將畏懼積壓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引起劇烈的反彈。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立威,鎮壓只是手段,還要輔佐以可以馴化羌族的辦法。“文和所,我知道了,這一點我會慎重考慮。”段羽點頭說道。賈詡微微點頭然后站起身來拱手作揖:“主公,我只能為主公謀,但至于內政,并非我擅長。”段羽搓了搓眉心。難啊。太他媽的難了。他覺得自己拿的穿越劇本和別人的好像不太一樣。人家穿越之后不需要別的,只需要虎軀一震,那些不管在天涯海角,甚至于主角都叫不出家庭然后對著主角倒頭就拜,奉為其主。怎么到他這里就不一樣了呢。看看現在身邊這群人。全都是一個個的大老粗。清一水的武將。而且還全是北方集團的武將。洛陽他也去了,人才也看到了。什么許攸啊,什么荀氏的子弟啊,還有潁川郭氏的啊,什么潁川韓氏的啊他也都見到了。為啥沒有一個對他倒頭就拜佩服的五體投地的呢。當然了,這些都是段羽心中的嘀咕。那些個士族大家的族子要是對他倒頭就拜,那才叫奇了怪了。且看袁紹就知道了。雖然袁紹現在連個官職都沒有,在看袁紹身邊的那些人就明白了。天下未亂之前,什么人,走什么路,都是規則之內的。在東漢為官,有三條路可走。一條是學術類的,如大儒馬融,鄭玄,蔡邕這種,這種是以學術為路線為官。用驚世的學問,成就大儒名士之名。但這條路在學術上以及名聲上成就會很高,但在政治上,普遍沒有太深久的影響。再一種就是類似于潁川士族,汝南袁氏這種,以家傳經學,走治民政治這一條路。以汝南袁氏的家傳經學孟氏易,潁川郭氏的小杜律等等這些家傳經學,如同孟氏易,以及大小杜律之類的都是治國治民之道,所以這些有家傳經學的,往往在政治上地位很高,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最后一個就是走軍功晉升的路線。也就是段羽現在的這條路。而這三條路當中,最讓天下士族看不起,且最為不屑的,就是段羽現在走的這條路。因為軍功到頭,最后都免不了一個被帝王猜忌。文官士大夫想要造反,十年不成。但一個手里握著兵權的武夫想要造反,那太簡單了。所以,武將一途,最后都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這也是為什么張奐,皇甫規,還有段熲最后的下場都很凄慘的原因之一。除非到了天下大亂,比拼誰的刀子硬,誰的拳頭大的時候,否則這些個士族豪族的才俊,基本上看都不會看一眼段羽這種出身邊郡的武夫。這也是段羽自穿越之后,才或多或少一點點了解的。而且即便是天下大亂了,分蛋糕的時候也輪不到邊郡武夫。看看漢末的那些諸侯們就知道了。漢末邊郡武夫最強的諸侯無異于公孫瓚還有馬騰韓遂這些人了。可在看這些邊郡武夫的身邊。可有一個能叫出名號來,真正的如同荀彧那種王佐之才的內政之才?就連天下大亂了,士族紛紛站隊投資的時候,這些邊郡武夫也都不是首選。所以段羽才覺得難。對此,雙手插在衣袖當中的賈詡也表示無奈:“主公,涼州地廣人稀,要說武將自然是不缺的。”“但其余人才,那就得主公自己想辦法了。”“屬下也是愛莫能助。”段羽深吸了一口氣。然后從座位上起身。沒人能助嗎?“文和啊。”段羽看著賈詡,一掃失落的心情,精神抖擻的說道:“文和可曾聽聞過一句話?”“啥?”賈詡疑惑的側頭看著段羽。段羽微微一笑說道:“無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之山巔!”“若是命中無此運”“亦可孤身登昆侖!”“我這一路走來”“從村中一獵戶至今,雖有運氣成分在,但誰有能想到,半年之前的一個村中獵戶,如今能和成為一郡太守?”賈詡愣住了。被段羽此時身上散發著的四溢且張揚的自信和霸道所震懾在原地。一直以來,段羽在所有人的面前表現的都是十分的謙虛。這番話賈詡還是第一次聽到。無人扶我青云志我在踏雪至山顛若是命中無此運亦可孤身登昆侖“人之一生,有所為有所不為”身材雄壯,一身黑袍背負著雙手的段羽一步一步走向書房的門口。門外,夜色彌漫,明月高懸。段羽微微仰頭看著高懸于天際的明月。身后的影子將整個書房都籠罩在其中。好似振翅的鯤鵬一般。賈詡站在段羽身后的陰影當中。“人這一生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別人,只有自己”“若當初我在那小山村當中認命,或許現在我會過得很安逸,比其他人,我吃得好,睡得好,家中還有嬌妻”“但我若選擇安逸,焉能有今日世之虎將之名,漢陽郡太守之職?”“羌族,不是我的敵人"段羽搖頭道:“曾經的晉陽縣令陳曄,太原太守劉偉,雁門郡太守王柔,以及鮮卑單于魁頭”“他們都不是我的敵人。”“他們不過是我走來這一路上的風景!”“若我命中沒有此運,或許他們就是我人生當中的最后一站。”“區區一個涼州,焉能捆得住我這世之虎將?”“我喜歡的,我所戀的,從來都不是手中的權勢!”“而是這一路征服的快感!”“我知道一個道理。”“高飛之鳥,亡于貪食,深潭之魚,死于香餌。”“我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里,但世人卻不知道我真正的底牌和目的終究在哪里”段羽轉過身來,看著身后的賈詡,笑著說道:“文和,且行,且看,看看終究是那些坐于朝堂之上為禍眾生的世家大族能將我這個邊郡武夫按死,還是我這個邊郡武夫”“能攪的天翻地覆!”賈詡渾身一震,雙眸當中第一次面對著段羽流露出了震驚和疑惑。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