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開戰,赫連卿想回去,同謝霆舟道,“祖父年紀大了,我不放心他,想陪在他身邊。”
尤其上次做了那樣的夢,他始終不放心。
定遠王快七十了,這些年邊城還算安穩,老王爺身體也還康健,等赫連卿長大沒問題。
但眼下西月發兵大淵,皇帝的確不放心讓一個快七十的老人獨自承擔這些。
也不敢將所有希望放在定遠王身上,并非他不信自己的親爹,是廉頗老矣,他也不忍心。
故而皇帝下令忠勇侯帶兵前往。
有忠勇侯同行,赫連卿回去倒也安全。
謝霆舟道,“也好,你祖父想來也記掛你,寧王在京中閑來無事,讓他隨你一道過去,遇事有個商量。”
也讓老王爺見見自己的另一個孫子。
還有一則原因是前世寧王死了,謝霆舟懷疑是李恒所為。
這次李恒吃了大虧,想來憋著氣想報復,謝霆舟想讓寧王離京,以免重蹈前世悲劇。
加之云王雖被困府中,但一直野心不死,聽聞一直叫嚷著要見寧王。
兄弟自小的情分,謝霆舟擔心寧王心善被云王利用了。
故而讓他去邊城最好,也能見見外頭的世面。
赫連卿聞很高興,又問,“我能把外祖母他們都帶去嗎?”
放在京城他不放心。
謝霆舟想了想,“陛下有意在邊境地區開鑿水井,修建水利灌溉系統,你舅舅精通此道,本宮想調他前往。
若你外祖母他們愿隨你去定遠王府,你便帶他們去吧。”
赫連卿沒多想,“好,我去同外祖母他們說,等舅舅忙完,再讓他也去邊城。”
還得把蔡婆婆也帶上,不過這個不必同太子說,只需哄得蔡婆婆自己同意便可。
赫連卿歡歡喜喜地走了。
葉楨看著他的背影,問謝霆舟,“你是不是懷疑什么?”
先前并未聽他說過,邊境要用到李承河。
謝霆舟頷首,“那日蘇氏的話提醒了我,李恒明面上疼寵李承海,但李承海更多是由蕭氏教養,并不成器。
而李承河雖專于本職,卻也算不得靈活變通之人,兩個兒子,李恒一個都不曾好好栽培。
按理有野心的人,最在意的便是接班人……”
話說到這里,葉楨也明白過來,“你懷疑李恒另有子嗣。”
“不僅僅如此。”
謝霆舟蹙了蹙眉,“冬季原本是休戰的季節,可這次西月卻發兵大淵,理由是大淵人殺了木雅頭人……”
木雅族是西月國最大的部落,也是西月王最大的擁護者。
頭人被殺,木雅族請求西月王為頭人報仇,西月王若無行動,就會失了民心和擁護。
而木雅頭人是葉云橫帶人所殺,當時他還將線索指向了皇帝,被謝霆舟的人及時抹除。
但就算不是大淵皇帝所為,葉云橫一眾人也是大淵人,木雅人只會將此事算在大淵頭上。
這場戰事是李恒挑起的。
謝霆舟還想到了幼童案里,從西月國流傳過來的假死藥,以及李恒和李時苓的關系。
李時苓出逃后,他的人一直暗中跟著,他們竟是逃往東梧方向。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謝霆舟不得不懷疑,李恒他可能并非大淵人。
不是大淵人,卻有竊取大淵江山的野心,謝霆舟如何還敢讓李承河他們全部跟去邊城。
就算他眼下與李恒斷親,但血脈親情最是捉摸不透。
萬一自己猜測為準,將李承河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是變相的拿捏沈夫人和她的孫兒們。
葉楨聽完解釋,認同謝霆舟的做法。
反正邊境是謝霆舟的地盤,只要李承河不出亂子,謝霆舟不會對他如何。
人心難以捉摸,她也不敢擔保,沈夫人他們不會被李恒利用。
就是苦了赫連卿了,好不容易找到的親人,若再被李恒連累……
葉楨嘆了口氣。
謝霆舟握住她的手,“邊城這塊,朝廷向來依仗赫連家,但赫連家明面上就剩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和十歲孩童,這也是西月國發兵的原因之一。”
他們覬覦大淵多年,此戰是為試探大淵國力,而大淵必須借此重創西月,讓他們心生忌憚。
無戰事,大淵才能全心發展壯大國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也是皇帝和謝霆舟明知李恒挑禍,順勢而為的原因。
“楨兒,邊城我也需得走一趟,忠勇侯在明,我在暗。”
需快準狠結束這場戰事,而這天下,沒有誰比他更適合配合忠勇侯。
他們到底有多年的合作經驗。
葉楨在西月發兵,皇帝派忠勇侯前往時,便隱約猜到了。
“你萬事小心。”
其實,她也想去,可東梧新帝來了,葉楨不放心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