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你出一百,畢竟她倆也是大隊的人,我再去說道說道,工錢啥的就免了,一些材料能省就省,這樣算下來一百元足夠了。”
“質量能保證嗎?”
“這個你放心,都是生產隊公認的好手,蓋個房子不會出啥問題的。”
“就是來干活的人,得管人兩頓飯,這個省不下來,還有就是耽擱的工分也得給人家補上,不然的話,就算不花錢也能把事情給辦了。”
聽張大山這么說,李有福才明白了其中的門道。
就拿土培來說,這玩意是黃土和水混合,再加入麥秸或稻草,攪拌均勻后填充到模具中壓實,晾干后的產物。
在農村隨處可見,就是制作的時候浪費點時間外,根本不花錢。
而手藝人就不同了,就比如石匠,鐵匠,篾匠,木匠,泥瓦匠,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木匠。
木匠的優勢,就是活路較長且穩定,而好的木匠根本不愁活路,往往這家沒干完,下一家就預約上了。
需要知道的是,這個年代,手藝人是可以不參加集體勞動,就跟獵戶是一個道理,獵戶要上交500斤的獵物,然后生產隊就把獵物換算成工分,到了年底,參與普通社員的分糧分錢。
手藝人上交的是真金白銀,干活賺的也是真金白銀,上交之后由生產隊核定出數額的工分,就相當于花錢買工分,并和其他社員一樣,參與年底的分糧分錢。
所以,農村說蓋一間房要幾十一百,花錢的地方就在這。
李有福咧嘴一笑,“大山叔,那我是不是可以用工分換?這樣我一分錢就不用出了。”
“用啥工分換?”
“我打到的獵物不是有工分嗎?”
“我的意思就用這個工分換。”
“可以,怎么不可以。”
張大山呵呵一笑,“但你知道你要打多少獵物嗎?”
“少說也要一兩百斤。”
本以為這么說了能嚇退李有福,沒想到李有福反而興奮起來,“不就是一兩百斤,換了。”
張大山瞪大雙眼,“你認真的?”
“這個自然,我對自己打獵的本事有信心。”
話是這么說,李有福在心里快速劃過一本賬,就按100斤凈肉算,賣到黑市無疑最劃算,少說也能拿到300元,要是用凈肉和生產隊換工分,人家給的是公社的收購價。
這一進一出,至少有6倍的差異。
一面是錢,一面是沒有任何風險。
用錢最方便,但別人會想,李有福一個月工資才多少,他拿兩個月工資去幫人家,有一就有二,明面上不說,心里也會嘲笑他傻。
說不定還會惡意揣測,李有福哪來的這么多錢。
選擇用獵物換工分,再用工分幫助姐弟兩個就完全沒問題,獵物是李有福打的,地圖里的臨時住所給了他很大幫助,于情于理,都能說得過去。
而且這事早晚會傳到紅星機械廠工人的耳朵里,他們聽了,也只會說聲李有福局氣,懂得知恩圖報,是個爺們。
等真正回到紅星機械廠,這名聲不就傳開了嗎?
300元算啥,李有福差那300元,他要的是名聲。
任何對李有福好的名聲他都要。
好的名聲,能讓李有福在后面幾年多了一道護身符,任何人想動他,就得好好思量思量,到底值不值得。
“行吧,反正這事也沒那么快,現在最緊要的是春耕。”
“等過完這陣子,你也從山里回來了,咱們到時候再說。”
張大山沒把話說死,有信心是一件好事,但他也怕李有福沖動之下遇到危險。
“不過你得答應叔,這次進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知道了大山叔,我會注意安全的。”
“好了,時間不早了,你也回屋早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