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生長周期在100天-150天,換算成現實時間就是10天到半個月,使用精神力催熟,這個周期還能縮短三分之二。
這還是李有福用精神力,大面積催熟的結果。
沒錯!
李有福穿越到這個年代已經半年時間,靈泉空間一共升級兩次,現在的話,他的精神力覆蓋兩畝地,同時進行催熟。
效果肯定不能和單獨使用精神力對一株植物,那么逆天,但總得來說,能減少三分之二,已經很逆天了好不好。
這樣算的話,周期只用33天。
100天的話,相當于種植,收割,循環進行三次。
大豆畝產在300斤左右,通過科學施肥,田間管理,畝產能達到400公斤,也就是800斤,別的不敢說,黑土地加上靈泉水,李有福敢保證大豆的畝產全部在800斤以上。
三次就是4800斤。
4800斤的大豆,有3800斤豆粕含量。
就這么說吧,蔣翠花過完年養三頭家豬,一個月的豆粕用量,頂了天用100斤,剩下的包括,玉米,麥麩,魚粉,豬草,等雜七雜八的谷類。
并不是所有食物全部是豆粕。
比如靈泉空間喂養的家豬,主食就是南瓜,土豆,紅薯,誰讓這三種植物畝產高,加上,李有福有意控制家豬生長速度。
說句不好聽的,家豬生長過快,一方面是食物,另一方面是銷售,總不能全自家人吃,自家人又能吃多少。
種植區這邊忙完,照例是養殖區。
看著養殖區的數量,李有福一陣頭疼。
得想個辦法,將養殖區里的肉類清理一部分出去,單是給研究所,紅星機械廠送物資,和龐大的數量一比,不值得一提。
不過要保證不連累自己,還要把物資弄出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有福將食物準備充足后,意識就來到水產區,水產區這邊面臨的問題和養殖區一樣,除非將時間比例調整和外界一樣,或是干脆時間比例調整比外界慢。
不然的話,魚類泛濫也只是時間問題。
說干就干!
李有福利用意識,將養殖區,水產區時間調整和外界一樣,種植區和海水區的時間,還是現實時間的十倍。
除非找到解決的辦法,不然的話這兩個區域始終是個隱患。
最后一站,李有福意識來到海水區。
好消息是,收進靈泉空間的海膽,海魚,蝦蟹,全部開始繁殖,密密麻麻,數量多的一眼望不到頭。
壞消息是,海魚,蝦蟹啥的,生長周期比較長,現實一天,靈泉空間10天,按照生長速度,恐怕要兩三個月以后,才能實現海鮮自由。
到時候將制作成魚干啥的,借口李有福都想好了,江浙省本來就靠大海,還是用鐵路熟人的名義,讓他幫忙捎帶一些海貨回來。
誰還能從里面挑刺不成?
李有福越想,越覺得事情能成,想著這些,最后進入夢香。
……
一覺醒來,外面已經大亮。
這一覺,李有福睡的十分舒服,整個人看上去神采奕奕。
“娘!”
“醒了,去洗漱一下,飯已經做好了。”
“好的娘。”
洗漱的時候,李有福瞥了一眼院墻的方向,看見自行車已經不在,怪不得感覺冷冷清清。
“娘,四哥,四嫂他們啥時候走的?”
“天還沒亮就走了,讓我跟你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