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一些,甚至動搖國本!
梅夢發現此事,當機立斷將原先計劃全部作廢,涉事一干人等嚴密監視,務求將損失降到最低。國主震怒,罕見對梅夢動真火氣。
梅驚鶴,你可知你在干什么?這么重要的東西為何會莫名遺失?現在發現得早,若是三軍開拔,將士在前線奮戰再發現,數年之后,焉有戚國存在?累及多少性命?
戚國一旦亡國,她這個國主還能有命?
勒令梅夢在期限內解決。
不抓出幕后之人,往后戚國將寢食難安!
梅夢為此廢寢忘食。
準備從源頭開始查,知道這封書簡存在的人不少,基本都是戚國位高權重的高層,與戚國休戚相關,理論上不會是他們,但梅夢也不敢松懈。塵埃落定前,誰都有嫌疑!
一番排查,牽涉之廣,讓人膽寒!
以崔氏為首的幾個世家,嫌疑最大。崔止將前妻崔徽當幌子屯兵蓄力,儼然有不臣之心。這個崔徽也不是什么普通柔弱女子,在這件事情中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梅夢將她捉拿看押,本意敲打試探崔止。
看崔氏這些年的舉動,雙方尚有協商余地。眼下還是多事之秋,何必兩敗俱傷?
只要能談攏,那些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誰曾想崔徽險些喪命;崔氏以此為借口獅子大開口;與崔氏關系親厚的武將則趁勢漫天要價,刻意刁難,大說特說梅夢的幾大罪狀;前線還未來得及調走的糧倉在轉移前夕無故失火,發現及時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這些影響都被巧合控制在“皮肉傷”的程度,看似沒對大局產生顛覆性效果,卻都像無聲威脅,威脅梅夢真正的靠山——國主。
梅夢這兩年屢屢被針對,起初以為是政敵攪局,交鋒多了才發現這人藏得比想象中還要深得多。國主起初還相信梅夢這番話,時日一長,在身邊小人頻繁讒影響下,也忍不住生出這是梅夢借刀殺人,鏟除異己的謊。
懷疑一旦萌芽,信任就支離破碎。
雙方的裂痕越來越大,直至如今的猜忌。
當梅夢將調查得到的證據呈交上去,結果卻讓她心寒:昨夜起火,偏殿被焚。
失火?這么湊巧?
梅夢不用猜都知道什么被燒了。
她甚至知道縱火的人是誰。
近來天氣干燥又多旱雷,不慎起火也是常有。玩忽職守的內侍已經被處理。國主避開梅夢能將人臉皮割破,暴露出皮下不堪的銳利眼神,驚鶴,此事延后再議。
只是內侍?
梅夢不肯接下這個拙劣臺階。
國主頓時惱羞,勃然大怒。
她們共事多年要有默契,她如何聽不出梅夢話中的譏嘲?嘲諷她因為牽連進去的人太多,多到可能動搖她如今的位置,所以她怕了!不惜將梅夢拿出的證據燒了個干凈!
梅驚鶴,你就是這么想孤的?
國主欺身逼近,一雙眼眸盛滿了焚盡一切的火焰,她再也不給梅夢留情面,將一疊東西甩她面前:那你看看,這些都是什么!
崔氏真的做了你說的事?
梅夢看著內容,瞳孔震顫不已。
上面的內容跟她查到的,幾乎南轅北轍,不僅崔氏沒什么嫌疑,連崔徽都沒有她以為的威脅。國主道:孤這是替你遮掩……這不是第一次,但希望能是最后一次……
梅夢道:這份是假的。
孤知道,但你給的就一定是真的?國主質問脫口而出,崔氏證明不了清白,你就能了?驚鶴,孤不是你弄權的傀儡。
這是第二次說這話,事不過三!
梅夢被貶,國主極力修復跟崔氏關系。
這樁無頭公案留下一地狼藉和疑點。
國主不再查,但梅夢不能停下。
她必須查到書簡機密是被誰竊走,這份書簡如今下落何方。至于取代她成為國主心腹的游寶,被國主極力拉攏提拔的“沈中梨”,反而是次要。身邊下屬陽奉陰違,買兇暗殺,給梅夢惹了不小的麻煩,在國主那邊更加做實她鏟除異己、倚勢挾權的諸多誣陷。
那份機密去哪兒了呢?
嘿,自然去了不該去的人手中。
戚國想對外擴張,自然會有被吞并的倒霉鬼,這個倒霉鬼在得知自己要嘎的時候,哪里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自然是要求救。
康國,王庭。
沈棠饒有興致看著來求救的獵物。
終于入網,也不枉費她等了這么久。
“孤聽聞西南諸國結為聯盟,數年前不是挺團結的么?”沈棠這話腔調陰陽怪氣,當年康國陷入兩地作戰,西南諸國還聯手偷襲康國邊境,要不是康國吞滅敵人夠快,西南諸國聯盟也要聯手過來分一杯羹。雙方有仇啊!
西南小國居然跑來跟康國求救?
多少是有些滑稽。
來求救的小國使者臉皮倒是厚,對這段過往是面不改色,甚至還能開口捧沈棠心胸寬廣之類的屁話。其實來康國求救也是無奈之舉,西南諸國聯盟早已名存實亡,好幾個比小國強的國家也是朝不保夕,戚國野心有目共睹。想要阻止對方,找弱者抱團沒用!
鄰近強國就一個康國。
就算知道會被刁難,也只能捏著鼻子來。
小國愿意依附成為屬國,換取自身存活。
沈棠道:“孤并未收到戚國動武風聲,爾等上門說救命,焉知不是早就串通好?”
使者顯然有所準備,拿出證據。
一份書簡。
梅驚鶴很眼熟的那一卷。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