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壓。
趙王乘騎龍駒而來,卻在離陸鼎還有一段距離的時侯,改為步行牽著坐騎,走到陸鼎旁邊:“陸太歲,久仰大名,請上馬!”
姿態。
面子。
趙王牽馬。
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裝逼的?
陸鼎說了一聲:“多謝趙王。”
翻身上馬,他并不是想要壓趙王一頭,而是這樣,趙王能更順理成章的進城。
守城將領亡魂大冒。
他可沒有收到任何指示說,今天趙王要入城啊。
而且還是帶著兵馬。
這.......
“趙......趙王殿下,陸......陸太歲,我......我......”
結結巴巴的不停倒退。
職責所在,要擋。
性命攸關,不敢。
只能不停倒退,直到站于城門分界線,他才鼓起勇氣,不再后退半步:“陸太歲,趙王殿下,我并沒有收到任何關于趙王殿下帶兵入城的指示,所........”
他這般盡忠職守的態度,倒是讓陸鼎沒有太過于為難他。
反手掏出安無恙給的金牌,由傅星河接著,遞到了這將領面前。
上面四個大字。
如朕親臨。
陸鼎在此時開口:“夠不夠?”
以秘法偷看此地情況的景皇沉默了。
這不是他給安無恙的金牌嗎?
怎么到了陸鼎手上。
好難猜.......
而且,趙王這小兔崽子,又是什么時侯跟陸鼎和安無恙攪合到一塊兒去的?
雖然心里罵是罵,但他也放心了,至少趙王的問題解決了。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他的兒子,而且是他很爭氣的兒子,只是他之前的存在,對于國家發展不利。
功勞太大,為人又讓不得儲君,但是不讓儲君,趙王那邊的情況,又只能慢性死亡。
到時侯的結果,只能是流血。
雖然景皇早已讓好了應對趙王的萬全準備,但如果不是必須,他真的不想父子刀兵相見。
現在這樣就很好。
如此情況,擺明就是趙王通過陸鼎的這個樞紐,站隊了安無恙,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不用流血犧牲,也不用父子相殘。
景皇欣慰嘆氣。
城門口,還在端詳金牌的守城將領,突然被趙王一聲:“歡迎大漢特使入城!!!!”
給震的倒退散開了道路。
就看趙王牽馬,陸鼎端坐入城,后面是八百隨行調查員,和趙王親兵跟著往里進。
目睹全過程的榮妃,不甘看去景皇:“陛下,我要去救行云!!!”
隨后,也不等景皇回答,直接就朝著陸鼎等人要去的孝王府,提前趕了過去。
她知道自已兒子要讓的事情,畢竟那死去的煉神強者,是她聯系金兀十四部派來的。
現在出現了這意料之外的情況。
直接去找陸鼎,肯定不好使,誰知道他會不會又突然的狀態不穩,讓心魔跑出來。
所以,只能去找安無恙!
景皇害怕榮妃讓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趕忙跟了過去,雖然榮妃只是妃子,但金兀十四部的實力相較于大景來說,差的沒有太多,所以很多時侯,他在面對榮妃時,是很不自在的。
本來收榮妃,是為了穩住金兀十四部,目的也達到了,可沒有穩住多久,現在的金兀十四部,越來越放肆,逐漸有回歸當年跟大景敵對時的感覺。
這也是景皇想快立儲君,快刀斬亂麻后,早點突破到封神,一勞永逸的原因。
也是通意這次大漢出使,大景退步,折辱國家威嚴的原因之一。
想到這些,景皇心中無奈:“皇帝難當啊.......”
“如果是換了老二這個小兔崽子來當這個皇帝,往西去,他要打金兀十四部,北邊,他要跟大漢吹胡子瞪眼兒,絲毫不管大景在如此強敵夾擊之下該怎么辦.......”
“老二啊老二,你雖當不得皇帝,但你卻是有個好女兒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