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盯著萎蔫的小苗,陷入了沉思。
前世用到的這些東西,全是專家們研制出來的,用了不知多少代的雜交,才得出最優品種。
然而自己完全是個門外漢,理論知識是有了,但說起時機操作,卻是一無所知,要想種出理想的苗子,也不知到了后年馬月。
眼下快要開春,即將到播種的季節,若是能在此之前將苗研育出來,百姓們的收成可不止翻一番那么簡單。
“韓倉,去將那些個關于農學的書拿過來,朕好好看看。”
陳銘十分惆悵的盯著眼前長的蔫巴巴的禾苗。
一旁的幾名大臣左右對視,連連嘆息。
這種時節,陛下不思朝政,卻在此撥弄小苗,渾身臟污,實在不是帝王當行之事。
幾人搖頭嘆息,見陳銘毫無所動,終于鼓足了勇氣,再次開口道:
“陛下,農業雖是我朝根本,可朝中勛貴子弟,哪怕那些個從平民考校而來的官員,最終都不會再接觸農務。”
“陛下眼下這副模樣,實在是有失體統啊。”
“懇請陛下莫要沉迷于這種俗事,還是以朝政為要。我等身為官,自該時刻監督陛下的行,請陛下聽臣等一勸。”
陳銘終于放下了手中的東西,一旁的小太監連忙上前伺候洗漱。
待收拾完畢,陳銘袍角未動,就這樣站著看向眾人,目光十分威嚴。
“農業乃是人立根之本,眾位且說這日常的吃喝用度,哪一項離得了農之一字?”
“士大夫子弟又如何?哪個不是由農民來供養的,朕看眾位是常日無憂,便忘了根本!”
“即便衣冠不整,那也是因農事而留下的汗,農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眾位這是太閑了,要朕說,便該春耕之時去田中試試。”
一聽此話,幾位大臣立時閉上了嘴。
農田中的苦,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可不是自己這些養尊處優的人能做得來的。
陳銘一番教導起了作用,這才轉身準備看韓倉搬運過來的典籍。
卻在此時,忽見一名侍衛急匆匆的沖了過來。
“陛下!捷報!韓將軍的捷報到了!”
陳銘精神大振,當即起身接過戰報。
周遭眾臣也立時提起了精神,目光灼灼的看向陳銘手中的戰報。
從頭至尾看了一遍,陳銘當即將戰報交給韓倉,轉身前去更換朝服。
“韓倉,準備上朝!”
“誒,陛下。”
幾名大臣精神振奮,當即相攜轉身出了御花園去往前朝。
……
一炷香后,勤政殿。
“我們剛剛從御花園來,千真萬確啊,不然陛下怎么可能會上朝?”
“對啊對啊,陛下一看到那捷報,高興的都合不攏嘴,南楚這下子估計要徹底平息了。”
“當初南楚來的時候我說什么,必定是要派人前往援助的。”
“你可拉倒吧,也不知是誰,當初一個勁的不同意出兵,非說南楚與我們世代仇怨,不能出兵相助,結果呢?現在韓將軍可是傳捷報來了。”
“不就是幫南楚打了勝仗嗎?到時候南楚內亂一平,還不得調轉槍頭對準我們》這分明是吃力不討好。”
“誰說呢,南楚經此內亂,不管是誰獲勝,到時候國內肯定都力量衰微,再也組織不了力量對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