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城,勤政殿。
“啟奏陛下,太子殿下的百日宴將近了,這是臣等草擬的章程,還請陛下過目。”
禮部尚書杜維出列,上呈奏折。
陳銘難得的露出笑意,“再有三日便是太子的百日宴,是個好日子啊。”他邊說邊從韓倉手中接過奏折。
杜維也撫著胡子笑著應聲,“自鼠疫以來,朝中可是著實動蕩了一番,此次太子殿下百日宴,總算能夠掃清之前的這些個污穢了。”
“屆時四方來賀,定是熱鬧非凡啊。”
“微臣已經著手下的人加緊準備各項禮儀,就等著到時候招待四方來賓,也好彰顯我大夏的大國禮儀啊。”
此話一出,頓時點燃了朝中氣氛,大臣們紛紛開口。
“聽尚書大人此,今次與往屆甚是不同啊,不過千變萬變,可是不能忘了莊重二字,這祭天大典可得嚴肅些才是。”
“劉大人你這是說的什么話,尚書大人可是主管禮部,自然比我們更了解,我們只管等著拜見殿下就是。”
杜維身旁兩人相互揶揄兩句,本作一時玩樂,誰知杜維竟然轉身說道:“二位大人稍候便知,今次的百日宴中,沒有祭天大典。”
此話一出,非但剛剛說話的兩人,甚至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眾人顯然是不大相信。
豈料上首傳來陳銘帶著笑意的聲音:“確是如此,此事乃是朕吩咐的。”
此一出,眾人更為不解,當即便有人出列上辭。
“陛下三思啊,太子殿下乃是國祚之本,祭天大典是經過上蒼的認可,倘若省略這一重要儀式,豈不是讓太子殿下為天下所詬病?”
“歷朝歷代以來,即便是最普通的皇子,百日宴儀式也十分隆重,更遑論太子,祭天大典不可取消啊陛下。”
大臣們接連出列,相繼陳述其中緣由,妄圖挽回祭天大典。
連謝興也眉頭微皺,有些不解陳銘的做法。
聽得這么多反對的聲音,陳銘倒是并未放在心上。
他放下手中奏折道:“自靈隱寺之禍以來,朕致力根除天下迷信之風,而今自然也要從自身做起。”
“天子治國,乃是以自身才能,博學之姿理天下之亂,若是無德無才,百姓必唾之,又何必上蒼降罪?反之亦然,與上蒼何干?”
“朕為天子,自要以身作則,便是太子殿下也同樣如此,祭天之禮,大可不必。”
謝興撫著胡子但笑不語,滿是欣慰。
陛下總是時刻保持著謙遜之姿,為百姓謀福祉,以天下利益為出發點,著實是千古難得一見。
眾位大臣聽聞此,面上的不虞之色盡消,盡是開懷。
又聽陳銘接著說道:“更何況如今我們逐漸興起文字普及,將來百姓們只會愈加開明,祭天大典既是自欺欺人,亦是愚弄百姓。”
眾臣紛紛俯首,齊聲道:“陛下高瞻遠矚,乃賢明之君,是我朝幸事。”
陳銘頷首看向杜維道:“除取消祭天儀式之外,其他就按照章程來吧,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對了,還有一事。”
“太子乃是朕的第一個皇兒,朕打算親自狩獵,就去武安獵場,打一頭最烈的老虎,給太子做件虎皮襖,你安排一下。”
前面才覺取消祭天大典之事有些倉促,眼下卻又聽聞陛下準備親自為太子獵虎,眾臣的心情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不過這一刻,大家都衷心的為太子感到高興。
“陛下身為君父的拳拳愛子之心,真令臣等難忘項背。”
“陛下嚴肅之余又不乏慈愛,實乃太子之幸,社稷之幸。”
“不過這狩獵定在何時為好?尚書大人,您可做好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