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人調轉馬頭,繞過酣戰的眾人,向韓子良沖過去。
戰場風云忽變,情勢急轉直下。
大臣們心中俱是捏了把汗,心驚膽戰的看著這一幕。
“竟是我們錯估了曾將軍嗎?原來他竟是使的一招調虎離山?主將才是最終的目標嗎?”
“韓將軍的人手差不多全派出去了,這下子要是被偷家可不是完蛋了。”
“就是啊,你看韓將軍像是還沒反應過來,就算他們的人手拿下那四百兵馬,主將不在,他們又怎能算勝?”
“看來以往的傳多有不實,原來韓將軍也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想來邊境遲遲未能攻破,定是借了地勢之優。”
此話一出,一時間唏噓嘆息者甚眾。
更有甚者,矛頭一轉,開始針對白蓁蓁。
“殿下,您這點子也太不靠譜了,還想讓他帶領我南楚的所有兵馬,看他現在自身都難保,幸虧有曾將軍出馬。”
“沒想到啊沒想到,原來大夏竟是個紙老虎,等我們平息叛亂,說不定還能整軍一舉踏平大夏。”
白蓁蓁將這些話停在耳中,面色隱隱發白。
此番借兵之計乃是自己所求,倘若韓將軍真的不如傳那般,那朝廷這邊還能有救嗎?
唐滿人多勢眾,又占據眾多疆域,以十萬人之差,這場仗定然會打的十分艱難。
韓子良這根救命稻草,看來最終是依靠不得了!
白蓁蓁心中十分憂慮,不止為韓子良擔憂,更為朝廷的命運而擔憂。
卻在此時,忽聽身邊人一聲驚呼。
“快看,變了變了,韓將軍的人馬退了!”
白蓁蓁斂了神思,定睛一看,好看的杏目忍不住微微大睜。
原來韓子良一早便察覺了曾邑的意圖,只待他們接近,當即揮刀大喊一聲:“撤!”
話音一落,膠著狀態的大軍當即發生了變化。
十人一組的人馬腳下如飛,無一人戀戰,令行即止,當即毫不留戀的回頭撤去。
隨后又聽韓子良高呼一聲:“聚!”
所有人立時整齊劃一,向中間圍攏,五百人成為一個密不透風的整體,化作一道堅實的屏障,正好將曾邑的百人隊伍抵擋在外。
眼下以整對零,大軍似一道鐵拳一般,將來犯的人打的節節敗退。
曾邑隨著隊伍沖殺,卻覺使出的力氣有如泥牛入海,渾然消失不見。
眼前似一身鐵甲一般,完全尋不到任何破綻。
曾邑進犯不得,憤憤甩刀。
“見鬼了!他們怎么能集合的這么快?”
此時曾邑才陣陣感覺到眼前人的可怕,他向后退卻數步,離開戰圈,便見韓子良好整以暇的立在隊伍最后方,優哉游哉,好不快活。
這般風輕云淡的模樣,頓時讓曾邑火冒三丈。
幾番進攻不成,自己也是浴血奮戰其中,沒想到韓子良竟是毫發不傷,退居遠處觀戰。
他仿佛與看臺上的眾人一般,只是這場大戰的局外人,看著自己這個小丑在其中表演。
這個想法在心底滋生泛濫,曾邑頓時氣的不能自已。
再看向自己被打倒大片的人馬,曾邑氣不打一處來。
眼下之景,只要不是個眼瞎的,誰都能看出來輸贏,可曾邑不甘心。
他憤而甩鞭,在眾人即將投降之時,大呼道:“韓子良你個縮頭烏龜,有本事同本將單打獨斗!”
“明明戰場對敵,你老縮在背后算怎么回事?”
“就算-->>手下人打贏了,那也代表不了你,不敢出手,難道是怕了本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