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看向陳銘,面露焦急。
“陛下,佛寺在國中占據位置甚廣,早已深入人心,若是這么大范圍與佛寺相對,只怕會引起百姓恐慌。”
“大動干戈于國中不利,望陛下能三思而行。”
“剜骨剔肉無異于自焚哪陛下!”
“朕并非玩笑之,早在遣謝丞相游行全國之時,朕便決意革除佛寺弊病。”陳銘面色嚴肅,十分鄭重的同他們說道。
眾人看向手中的地圖,這才意識面前的君王態度之嚴肅,前所未有。
自陛下登基之時,便拒絕靈隱寺發頂賜福,其實那時態度早有顯示,只不過當時未曾造成太大的影響,眾人并不曾深思。
卻不曾想到,陛下對佛寺的態度始終如一,如今終于到了清算之時。
不過說來佛寺確實是一大弊病。
“陛下之前,每年便需耗費十萬兩白銀,以供佛寺消耗,顯示朝廷的用心。但供給佛寺的銀子,卻是肉包子打狗一去無回。”
陳銘點點頭,深表贊同。
“要知道我們現在的一切發展,最根本的在于農,而佛寺數量如此之多,僧侶根本不從事生產,說的更實在些,他們無異于寄生蟲。”
“若百姓全效仿僧侶,不堪勞動,國之將不國,佛寺只會越來越多。”
“民之不存,吾等何以為繼?”
陳銘一番剖心之問,頓時讓眾人陷入深思。
任由佛寺發展下去,將來只會如跗骨之蛆一般,再難弊除。
洛奇深深嘆了口氣,“這等情況古來有之,可若要真正根除,又談何容易?”
“陛下所我們非是不知,只是這等弊病,不是一時可以處理的,如今國中安穩,并不是動手的好時機。”
豐淮安搖頭道:“佛寺之困,歷來有之,歷代帝王,并非未曾想過對佛寺下手,但最終無一不屈服。”
“佛是百姓心中信仰,若想除去佛寺,無異于剜去百姓心中最重要的一塊,我們的難題,最主要是百姓,而非佛寺。”
眾人聽完豐淮安的話,忍不住心生擔憂。
“豐老所有理,大動干戈傷的是民,而非佛寺,此乃重中之重,若是不能妥善處理,恐生大亂。”
“陛下雖一早做了準備,但就從丞相所呈地圖來看,根除佛寺,非一日之功,陛下不宜操之過急。”
陳銘收起手中的卷冊,語氣十分平靜。
“朕早有規劃,此來并非同眾位商量。”
“至于時機,眼下不正是最好的時機嗎?”
眾人不解,皆示以詢問之姿。
“林正志馬上便能蕩平胡人,只等他傳信回來,朕便在全國范圍內清除佛寺。”
“今日尋眾位來此,朕正想將這重擔交于眾位,萬望眾卿能夠竭盡全力,助朕一臂之力。”
眾人對視一眼,皆從陳銘的眼神中看出此行的決心。
年輕君王如鷹若隼,正搏擊長空,想要一展宏圖,經緯世鑄輝煌。
況且自陛下登基,所作所為無一不在展示著他的能力。
根除佛寺一事,最早便能追溯到陛下登基之時,足可見陛下對此事早已勝券在握。
觀以往之偉績,眾人心中逐漸堅定。
“臣等愿效犬馬之勞,但請陛下吩咐,臣等必竭力而為。”
陳銘甚是欣慰,點頭道:
“我大夏幅員遼闊,百姓分布極廣,朕擔心到時候不能全數解決,故而尋眾位來此。”
“依朕規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以京城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你們需駐守四方較大的城池之中,總管周圍大小城池一應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