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門外忽然闖入一名侍衛,風塵仆仆,手中取著一封信。
“稟陛下,京中送來的消息,五百里加急報,請陛下過目!”
“韓倉,呈上來!”
陳銘差不多吃了七分飽,聞便停了筷子,從韓倉手中接過信。
信封書“陛下親啟”四字,乃是謝興親筆奏報。
大致瀏覽一遍信的內容,陳銘面容逐漸凝重。
韓子良也放下筷子,滿懷關切的問道,“可是朝中發生了何事?”
陳銘將信遞給韓子良。
韓子良一目十行,快速翻閱。
“竟是北邊胡人入侵!”
此一出,周圍幾人也都沒了吃飯的欲望,議論紛紛:
“陛下離京前不久,曾預北方今冬艱難,或極為寒冷,胡人少不得要入侵,沒想到竟是真的!”
“不過好在陛下早有遠見,直接派了十萬兵馬相援。”
“幸好陛下派兵過去,不然后果只怕不堪設想!”
時值韓子良率軍離京,故而他們二人并不知道陳銘遣兵北方邊境之事,此刻聽得消息,俱是一陣后怕。
吳昶大為震驚,“幸好陛下未卜先知,不然就算我們收復皖南,北方只怕又是一場苦戰。”
韓子良捏著信紙坐在原處,看謝興所書之字,字字錐心,便可知曉北方如今有多艱險。
“北方大雪,連綿三日不絕,山脈叢林盡披白,掘三尺才見凍土,胡人牛羊傷亡無數,糧草盡絕,屢犯邊境。”
“幸十萬大軍尚在,抵御進攻,保我北方邊境。”
“然胡人面臨生死之劫,兇狠異常,血染邊境亦不退,北境雖糧草充足,卻力有不逮,懇請支援。”
此話一出,周圍眾人才覺如今已是深秋。
而北方入冬早,今年大雪更是提前而至,僅是風中傳來的寒意,便足以令人打顫。
如此絕境之下,也難怪胡人會屢次發起進攻。
他們常年游牧為生,冬日大雪冰封,往年尚有一些存糧,進犯次數較少,但今次不同,牲畜傷亡,他們更是雪上加霜。
而大夏邊境有京中撥糧,百姓越冬儲備充足,對胡人而,更是巨大的誘惑。
“正好皖南已經收整完畢,朕直接遣人去往北境支援。”
“胡人屢屢進犯,擾我大夏安寧,真是罪無可恕!”
“不如趁熱打鐵,趁著收整皖南,將士們士氣高漲,由朕親自領兵,一舉拿下胡人,為我大夏解決這個禍患!”
陳銘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渾身戰意澎湃。
韓子良卻是立時起身阻止。
“陛下,此舉不妥!”
“胡人與皖南不同,他們并沒有固定的營地,常年游蕩在北境,行蹤捉摸不定,這也是許多年來一直未曾真正消滅胡人的原因。”
“況且他們兇猛好斗,惡性十足,萬一身陷險境,只怕性命立時不保,陛下絕不可冒險行事。”
“且離京已久,京中想必還有更多的事務等待陛下處理,若是不放心,且派吳昶親往便是,我們還需早日歸京。”
被韓子良一說,陳銘立時冷靜下來。
自己畢竟是大夏的君王,身負家國重任,如有萬一必引得朝中動蕩。
他深呼一口氣,這才沉聲說道:“吳昶,便交于你,為大夏守好邊境,朕再為你派遣五萬人馬,此去一路當心!”
吳昶二話不說,當即應下,整兵出發。
“我們也是時候歸京了!韓將軍,準備吧!”
“是!”
……
三日后,陳銘率眾順利抵達順天城。
城門外,洛吟月翹首以盼,身后眾位王公大臣早已等候許久。
終于在日光普照之時,見到了遠方歸來的身影。a